(术语)四智又五智之随一,成所作智之略称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自性心散乱】 p0600 显扬十八卷二页云:自性心散乱。谓五识身。...法华明三魔:一、烦恼,二、五阴,三、生死。大论开四,于上三中,加一天魔: 一、烦恼魔 贪等烦恼,能恼害身...(名数)一信根本,真如之法为诸佛之师,众行之源,故云根本。信乐真如之法也。二信佛,信乐佛之大功德也。三信法,...出家乐、远离乐、寂静乐、菩提乐、涅槃乐。出家乐是世人有许多的惑业烦恼,如果出家修道证果,便能永断这种痛苦;远...(地名)山名,译曰尾。翻梵语九曰:慢求罗山,译云尾也,弥沙塞律第二。梵Lāṅgula。...亦名:受须戒净施必普周 子题:施必普周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增一云,师子长者别请五百罗汉,佛言,不如僧次一人...弥梯罗,梵名Mithilā,巴利名同。又作弥萨罗城、弥絺罗城、弭痴啰城、弥夷城、无夷城。意译作量城、分侄城、金带城...全一卷。刘宋疆良耶舍译。又称观无量寿佛经、无量寿佛观经、无量寿观经、十六观经。略称观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手之一指。楞严经卷六载,若如来灭后,有一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于如来形像前身燃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热一香炷...【法王子住】 修唯识行历经四十一阶位,此为初十位的第九位,又作了生住。自初发心住至第四位的生贵住,称为入圣胎...(术语)散心之念诵也。对于观字轮之念诵而谓之散念诵。...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抱怨是从家庭到社会上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的普遍现象,也是正常现象。即使亲如父母子女也会互相抱怨,虽然父母...一、杨枝净水赞 杨枝净水遍洒三千 性空八德利人天 福寿广增延 灭罪消愆 火焰化红莲 南无清凉地菩萨摩诃萨(三称) 二...
1.心里装着善良,装着宽容,装着真诚,装着感恩,你的生命就充满了阳光。无论遇到任何矛盾,都会首先查找自身的不足...
众生的怀疑非常深,这种怀疑来自于我们思惟方式先天的局限性。本来我们的心性可以是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的,本来...真有亡灵吗?当然。 超度有用吗?是的。 有时候我们会碰到一些怪异事,不过,先要探究清楚,如果不是空穴来风,便可...
本文就菩萨戒中说四众过戒、不随喜赞扬戒、爱恚赞毁戒、诽谤三宝戒这四条戒条,结合相关经论进行了分析和解说。 菩...
若菩萨,懒惰懈怠,耽乐睡眠,若非时,不知量,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 (《菩萨戒本经》 ) 若菩萨包含在家...佛言。复有六事。钱财日耗减: 一者喜饮酒。 二者喜博掩。 三者喜早卧晚起。 四者喜请客。亦欲令人请之。 五者喜与...
成事智
【佛学大辞典】
上篇:成具光明定意经 | 下篇:成就 |
亦名:不污手捉食器戒释名、污手捉食器戒释名 子题:恶触 资持记释云:“谓捉己器必捉僧器,则触僧食,不论手污不污...
自性心散乱
四魔(二)
四种信心
五乐
慢求罗
别请五百罗汉不如僧次一凡夫僧
弥梯罗城
观无量寿经
一指
法王子住
散念诵
【大藏经】佛说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圣严法师:不要只是抱怨,要处理抱怨
佛像开光仪轨

心里装什么就会跟什么结缘

极乐境界不是神话
圣严法师《超度》

菩萨戒四条浅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