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形状似栀子之树木。密教中,修祈雨之法时,以此木为护摩木。[大陀罗尼末法中一字心咒经] p418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乌晡沙他】 此云受斋,又云增长,谓受持斋法,增长善根。南齐沈约,字休文,撰论云:人所以不得道者,由于心...1、方便菩提、实智菩提、真性菩提。这三种菩提,实在就是一切众生本有的三种佛性,方便菩提就是缘因佛性,实智菩提...【利养障】 p0703 瑜伽九十九卷十四页云:利养障者:谓随所行、令未信者、更增不信,其已信者,能令改变。不乐...又作色众。指密教举行灌顶或大法会时,持华、持幡、持金刚等诸职之僧众。以其原著有色袈裟,故又称色众;后因担任诸...(真言)义释十谓其印为与愿手。真言:系,缚啰驮(与愿也,以离因之法,而得满一切众生愿也),缚啰钵啰钵多(先得...指金、银、琉璃三阶。又作三道宝梯。即佛陀从忉利天下降时所用之三道阶梯。相传佛陀曾上升忉利天为其母摩耶夫人说法...(术语)弥陀如来四十八愿中之第六,使极乐往生人得天眼通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得天眼,下至...【清净不相应过患有五种】 p0962 瑜伽二十卷十七页云:当知清净不相应过患有五种。一、于边地生,未能止息。二、于...(术语)又云持金刚、金刚手。胎藏界三部中金刚部之诸众,标如来之智印,皆手执金刚,故云执金刚。大日经一曰:一切...指中正之道,即趣向涅槃之正直大道;亦即无漏正真之道,系相对于邪道而言。又作正真道。广义言之,与邪道恶道相对之...【不舍邪命戒】 p0330 瑜伽四十一卷八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生起诡诈虚谈现相,方便研求假利求利;味...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据《普陀山志》记载:中国历史上共有13位帝王、19位皇后和亲王为普陀山赐金、赐田、赐经等。正因为有了唐宋元明清五...
我们修道建立信心之后,学佛有种种困扰,使你丧失信心。有些初信佛的人好像很不顺。天天求地藏菩萨、求观音菩萨,乃...有僧人问京兆兴善寺的惟宽禅师:道在什么地方? 惟宽禅师回答:道就在你的眼前! 僧人不解:那为什么我看不到? 禅...
参禅人,由散乱心,参到有心,只有参禅心,无妄想心。复由有心,用到无心。无心,无世界身心一切心,至此绵密不稍间...问: 佛既然心作心是,为什么不直截了当讲念自佛,即念自性佛,而一定要以念他佛,即念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为殊...礼物 佛陀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好长一段路,那人用尽各种方法污蔑他。最后,佛陀转身问那...
念佛禅与佛七最大的不同,在于无相或是有相。佛七,要求感应、要回向愿生西方净土,可以观像念佛,也可以观想念佛,...什么是「二边」?好、坏是二边;你、我是二边;众生与佛陀、烦恼与菩提也是二边;以及《六祖坛经》里所举的三十六对...
乌图末罗树
【佛光大辞典】
上篇:乌鼠僧 | 下篇:乌摩妃 |
(经名)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说自圣至凡之生死有十二品之不同,以劝诫人。...
乌晡沙他
三种菩提
利养障
职众
除一切热恼菩萨印明
三道宝阶
天眼智通愿
清净不相应过患有五种
执金刚
正道
不舍邪命戒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康熙与普陀山结缘的故事

信佛都还要还债,不要退善心
无你无我

只有工夫,不存工夫知见,是名真心
为什么不讲念自性佛,而要念阿弥陀佛
心灵哲学小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