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色众。指密教举行灌顶或大法会时,持华、持幡、持金刚等诸职之僧众。以其原著有色袈裟,故又称色众;后因担任诸职,遂称职众。据显密威仪便览卷下法事职众条载,密部法事僧称为职众,又依其袈裟之色分为二品,一为着衲衣者,称为衲众,又称持金刚众;二为着甲衣者,称为甲众,又作赞众。 p659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本化,谓久远实成“本佛”之教化。本化四菩萨,指佛在久远本时所教化之四位菩萨。法华经卷五从地踊出品载,佛入灭后...(一)因明用语。于因明中,指自己认知之作用。[因明正理门论] (二)又作自体分。指唯识家于心之作用所立“四分”之...【偷盗】 十恶业之一。不与而取,称为偷盗,乃盗取他人财物之意。于身、口、意十种恶业中,与杀生、邪淫同属身业。...(602~668)唐代僧。天水(甘肃)人,俗姓赵。为华严宗第二祖。号至相大师、云华尊者。幼即有志于佛道,嬉戏时常累...(人名)罗什门下四哲之一。初以老庄为心要,尝读老子叹曰:美则美矣,未尽善也。后读旧译之维摩经,欢喜顶受,始知...(界名)维摩居士之国土也。维摩经见阿閦佛国品曰:佛告舍利弗:有国名妙喜,佛号无动,是维摩诘于彼国没而来生此。...尘,指微尘;劫,为极大之时限。尘点劫,为譬喻时间甚长久远之词。略称尘劫。法华经卷三化城喻品说三千尘点劫,谓大...【五相】 p0252 瑜伽七十二卷九页云:复有五相。一、相相。二、名相。三、分别相。四、真如相。五、正智相。 二解 ...亦名:毗叶罗如来略戒经 子题:不谤、不嫉、策修之慧、行本、四修、毗叶罗佛、毗舍浮佛、鞞恕附佛、随叶佛 含注戒本...(术语)与宴坐同。中阿含经二十八曰:入室燕坐。...【杀生等五门分别】 p1007 杂集论七卷十二页云:。又杀生等、应以五门分别其相。谓事故,意乐故,方便故,烦恼故,...(龙藏本)...佛说雨宝陀罗尼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
我们是一个普通的清众,住在常住里,没有忏室、静室,怎么办? 那就用你的心念圣号,不能磕头,就以观想来磕头。但...
很多人经常在问一个问题,如何能富贵,回答一定是布施。这个回答不完整。富贵的人,是有富贵的心才能富贵,不是靠布...
无始以来我们造了无数的业,逐一受报,什么时候才能成佛呢?成不了了。就是说,(如果说)业果不定的话,成无因果了...过去有个深知鸟性的捕鸟人,每次外出捕鸟不曾空手而返。一天,他在沼泽边架设了罗网,并在网中放着诱鸟的食物,不一...
原文: 若一味说无相话以为高,则资性稍利者,看得两本经论,记得几则公案,即便能之,何足为难! 且汝既了彻自心,...问: 请问冤亲债主都是指已经去世的人吗? 体恒法师答: 中国人习惯上在遇到不顺利的事情时,特别是生活中无法解释...
唯心识观是先远离对外境的执取,远离遍计执。我们讲遍计本空,思诸法如梦。其实外境没有好坏,好坏都是我们自己内心...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天女,她是一个忉利天的天女,她有一天早上跟很多天女要到一个花园里面去游玩,她走着走着在路当...
职众
【佛光大辞典】
上篇:翻译家 | 下篇:聂那比伐姆沙 |
(譬喻)如波之于水,四肢之于一身,谓之同体。...
本化四菩萨
自证分
偷盗
智俨
僧肇
妙喜世界
尘点劫
五相
第三佛略教偈
燕坐
杀生等五门分别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这个功夫不要把它看简单了

改变心念,这样命运才能改变

【推荐】六个方法可以忏除过去和现在所造的罪业
捕鸟人

蔑视佛国往生,可谓欺天诳人
冤亲债主是指哪些

外境没有好坏,好坏是心安立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