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诸佛垂迹之应化身。佛由自己之法身变现许多应化身,以化导众生,其法身为本地,应化身为垂迹,故称为迹佛。 p432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境行果三者: 一、境为所观之境,行为修断之行,果为所得之果。就一切法而审详分别,观察三性,有体无体,有为...(一)临济义玄所创四宾主之一。宾,指学人、徒弟;主,指师家。主中主,谓师家接引学人时,立于其本分之立场,展开独...(术语)通教十地之第九。修佛果因行之位也。...【诸心差别由五相转】 p1358 瑜伽六十三卷十一页云:当知诸心差别而转,略由五相。一、由世俗道理建立故。二、由胜...(术语)爱欲之海。欲之深如海也。八十华严经七十八曰:爱欲海,我慢山。止观五之四曰:摧邪山,竭爱海。教行信证三...(术语)五轮所成法界塔婆之观法也。五轮者,是法身如来之体性,故云如来体性,以本不生之 为体,故云无生。见三种...【受用身】 三身之一,指圆满一切功德,住纯净之土,恒受用法乐之身。诸家对受用身之解释各异,唯识宗谓受用身即为...(术语)标题也。羯磨疏一之三曰:前标释篇目。梁僧传明律编曰:随有犯缘,乃制篇目。...亦名:四种佛物 子题:佛受用物、属佛物、供养佛物、献佛物、佛前献饭侍佛比丘食之、常住僧食供佛后还入常住 戒本疏...【后得智是世间出世间】 p0879 世亲释六卷十四页云:后得卽是能成立智;此不应说唯是世间。由于世间未积习故。...(名数)天部中之主者,有十六位,谓之十六大天。...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
信因,在因地上修行要深切的相信:我们就是散乱称念弥陀名号,都能成为成就佛果的种子;更何况能够一心不乱的称念,...
大学阶梯教室里,一场演讲会即将开始。主讲人是蜚声海内外的知名教授,海报两天前就贴出去了,反应异常热烈,同学们...
地藏王菩萨的两大显著特点: 第一,常居秽土。 《十轮经》卷一上讲,我今学世尊,发如是大愿,当于此秽土,得无上菩...
因果报应,是宇宙间永远不会改变的永恒真理。不管人们用多少科学理由论证人死灯灭;也不管多少名人专家学者用创造出...现在翻开一百一十一页,往生居士第三,清朝甘露寺,江苏镇江县的甘露寺。役就是劳动,甘露寺有一个很勤劳专门在做苦...为何要戒色?也许初来乍到的人,对此还有些疑惑,也许有些人已经亲身感受到淫欲带给自己的痛苦与烦恼,痛下决心定要...
修行者的发心可谓千差万别,每一个人的学佛目的不同,自然发心也就不同。就希求出离三界,了生脱死,成就佛道而言,...
噶当派的祖师们一向以隐藏功德为本,他们有一句格言:隐藏功德者,邪魔不能害。 一个人不到处宣传自己的功德,一切...
迹佛
【佛光大辞典】
上篇:迹门开显 | 下篇:乌俱婆童子 |
(一)梵语 vadi?a, vali?a。又作盎句奢。意译为曲钩。[翻译名义集卷三] (二)梵语 vāri。又作婆梨、波利、婆耶。水...
境行果三法
主中主
菩萨地
诸心差别由五相转
爱海
如来体性无生观
受用身
篇目
佛物四种
后得智是世间出世间
十六大天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往生在功夫上需要什么条件

你无法把香蕉皮骂进垃圾桶

地藏王菩萨的两大特点

现代人的报应,为什么来得快来得猛
慧律法师《净土心要》
浅谈戒色的好处

学佛信佛需具备哪几种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