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纽女,梵名 Vaisnavī。为七母女天之一,乃梵天之眷属,然大日经卷二及大日经疏卷五谓其为阎魔王之眷属。位于密教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之南方。其形像呈天女形,全身肉色,右手握拳,置于脐部,持青莲花;左手仰掌向前伸出,屈四指,交脚而坐。[秘藏记卷下] p385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仪式)禅家送亡者曰津送。有二义:一,本为送生人之语,送人至津而止,今准生人而送亡者也。一,人之去,譬如舟之...临济四照用之第一。为唐代临济义玄用以接化学人之方法。照,寂照之意;用,作用之意。即针对法执重者,先破除以客体...依华严经而立宗,故名华严宗。此宗乃以陈隋间杜顺和尚为始祖,后来因为贤首国师所发扬,故又名贤首宗。此宗论一切万...(术语)谓可闻真言秘密之机根也。...【三因建立三种律仪】 p0218 瑜伽五十三卷五页云:问:何故世尊建立苾刍近事近住三种律仪?答:由三因故。谓佛所化...(术语)受领于六根之六尘曰六受,行住坐卧语默曰六作。又六根之作业也。止观二之二曰:若有诸尘,须舍六受。若无财...凡八卷(又作二卷)。略称敕修清规、百丈清规。元朝东阳德辉编,全悟大欣及学业沙门等共校正。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五蕴中之后四蕴,此四蕴属于心法,故又名非色的四蕴。...【识界】 p1432 瑜伽二十七卷三页云:云何识界?谓眼耳鼻舌身意识。又心意识三种差别。是名识界。 二解 俱舍论一卷...临济四照用之第二。为唐代临济义玄用以接化学人之方法。用,作用之意,指打、喝等动作,乃对主体之认识;照,寂照之...因明用语。古因明之祖足目所立因明“似能破”十四过类之第一。立者(立论者)于对论中虽举出异喻,而对方竟强指其为...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净土十疑论...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
有弟子困惑于不知要如何化解和冤亲债主的仇怨的问题。 我们来到人世间,最重要的功课是处理因果这一块,但不只是法...
参禅人,最关重要是细行。缺细行,难入那伽。全细行,动行即定。我人由一念不觉,才有无明,无明只行细行,未入名色...
如来有十种力量,具足十种力。 (一)处非处智力: 他知道一切事物哪个是合乎道理的、哪个是非道理的,知道事物道理跟...
修蓝博士说,当遇到问题的时候,你不要想因为什么问题,比如说看到塞车了,一般人就想,哎呀你看今天怎么又交通阻塞...
佛教徒可以经商。而且佛陀释迦牟尼在世时就有许多经商的在家弟子。但佛教弟子无论干什么事,都要坚持佛门做人的道德...
我现在的心态,是衷心感激这一生中,所有遇到过的法师、长者、大德、善知识、父母妻友。而特别要强调,我昨晚所发觉...
化导二乘执空不修净土者,良以乍得我空,即生耽滞,闻说净佛国土,教化众生,心不喜乐。故令回小向大,发意往生。《...
往昔无数劫时,有一人行大布施,供养外道梵志无数千人。梵志常法,通晓经文多者得为上座。其中有一位梵志(提婆达多...
毗纽女天
【佛光大辞典】
上篇:毗琉璃王 | 下篇:毗纽天 |
(经名)最胜王经六有四天王护国品,金光明经二曰:四天王品。又仁王经下有护国品。皆说其经流布之所,有四天王守护...
津送
先照后用
华严宗
密机
三因建立三种律仪
六受
敕修百丈清规
受想行识
识界
先用后照
同法相似过类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如何化解和冤亲债主的仇怨

参禅人最重要是的细行

如来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

感恩、忏悔可以清除业障垃圾

在家佛教徒可以经商吗

沈家桢居士的学佛经过

摄受二乘人回归净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