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本经之大意谓,人于临终之际,若能以欢喜之心(心心相续)施舍自身皮肉筋骨于一切有情,则可不堕地狱,天曹地府之罪恶记录亦将随之消失。此经于唐代智升所撰开元释教录中受到严厉批判,被断定为伪经,而反对将之编入大藏经中,然民间普遍信仰流传此经。近代于敦煌发现十余种本经之手抄本,其中以英国学者史坦因(M.A. Stein 1862~1943)所发现者为最优。[疑经研究(牧田谛亮)] p395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谓虚空之无边际也。起信论曰:虚空无边,故世界无边。世界无边,故众生无边。...(术语)胜义谛为真谛之异名,法相宗就真俗二谛各立四重。合成八谛。...色界中有四重天处,皆为修禅定者所生之处,故称禅天。禅梵天即指色界初禅之三天(大梵天、梵辅天、梵众天)。法苑珠...由精进修法随法行。所以能修法随法行。由如理观甚深妙义。所以能观甚深妙义。由能恭敬听闻正法。所以复能听闻正法。...(杂语)Śaila,译曰山。见名义集三。又梵语播啰嚩多Parvata,又作拟里Giri,见梵语杂名。...(人名)汝州风穴禅师,讳延沼,参南院颙禅师而悟旨。宋太祖开宝六年七十八岁而寂。师嗣南院颙,颙嗣兴化奘,奘嗣临...六法,指舍、无起、无念、离相、无住、无戏论等,此六法随事之方便而假立名字,其妙理实无分别,故称六法不异。[顿...真言行者菩提心一念之功德有六种位别,称为六无畏。即真言行者于地前三劫所得之利益。无畏,安稳苏息之义,此六处为...亦名:提舍尼悔法 戒本疏·四提舍尼法:“僧祇悔法,乃至问言:‘汝见罪不?’答言:‘见。’‘慎莫更作。’答云:...【不共中共业】 四变句之一。不共中共业者,个人身体的外根(浮尘根),虽是个人所独有,但他人(如夫妻)亦可共同...指天台圆教一心三观之观法。为不次第三观,即空、假、中三观融即于一心,举一观而圆具三观。此观法系以吾人平常之心...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
【原文】 所言异疾,殆宿世之怨业。(怨,世每误作冤。冤,屈也。怨,仇也。)怨业病,勿噵(do)(噵,音到,言也...
说到这部《维摩诘经》,很好!能让我们悟入不二法门,对禅、对我们的本性、对我们的烦恼,都有助益,我们的烦恼重,...知名的美国政治家富兰克林,有一次去拜访长者,到长者住所时,因为房门太小了,头不小心撞在门框上,富兰克林痛得掉...
近现代,中国汉传佛教有五大高僧之说。他们是虚云、圆瑛、太虚、印光、弘一大师。 虚云禅师,以专宏禅宗著称。印光...佛教三藏十二部典籍内容瀚如烟海,对一个初学者来说,不知从何下手。尤其对现在比较忙碌的人们来说,大家很少有时间...
遇苦、受苦、知苦、觉苦,当下生什么心?厌心还是怨心? 常人遇苦心生抱怨,以为都是别人惹的,或是自然界造成的。...昔日,佛陀在舍卫国讲经说法时,有一年长比丘,名叫般特,因禀性愚钝,所以慈悲的佛陀请门下五百位已证得罗汉果位的...
我们今天有两堂课,来跟大家讨论有关临终关怀的理论,还有它操作的方法。 佛法对生命的观察,主要是根据因缘的理论...
要行舍身经
【佛光大辞典】
上篇:虹霓四缘 | 下篇:要门 |
娑婆世界所在之一浮幢佛刹,此佛刹之名。如: 一、无边妙花光香水海。 二、一切香摩尼王庄严莲花。 三...
虚空无边
四胜义谛
禅梵天
预流支
势罗
延沼
六法不异
六无畏
波罗提提舍尼悔法
不共中共业
心观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己心不诚不正,非佛法之不灵不验也

维摩诘经的不可思议
学会低头,受用不尽

圆瑛大师与他的四大高徒
初学者如何选择入门典籍

这两种人难入道
一偈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