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受所闻所解之法而无疑心,亦即远离怀疑之清净心。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大二·一八八上):“何等为信力?于如来所起信心,深入坚固。”信心乃为入道之初步,故置于“信、进、念、定、慧”等五根之首。六十华严经卷十一、大智度论卷一均喻信心为手,称已能知解佛法而无信心者,如无手之人入宝山而无一物可取。此外,仁王般若经卷上等亦以信心为菩萨行之始源,而将其置于菩萨位之首。又大般涅槃经、大乘起信论等所论之信心,主旨概为信仰佛法僧三宝及因果之理。然净土法门则特为强调信仰弥陀愿力之心,如往生论注(昙鸾撰)卷下言,称名忆念尚不满所愿者,乃因有三种不相应之故,即(大四○·八三五中):“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无决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续,余念间故。”善导之观无量寿佛经疏散善义中亦举出“机、法”二种信心,其中,法者有就人立信与就行立信之别。前者强调信仰弥陀之愿力、释迦之劝说、诸佛之证诚;若异学异见、别解别行之人,纵使化佛、报佛等来,亦不得往生。就行立信则言称名为顺彼佛之愿行,故就之立决定往生之信,并举二河白道为喻,广说守护信心。由上述知信心之重要。[新华严经卷十四、梵网经卷上、十地经论卷二、大乘义章卷十四] p371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又作六字洪名。即“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之名号。南无即礼拜、皈依之义;“南无阿弥陀佛”者,即表皈依阿弥陀佛之义。...何等别离相?谓于诸行失增上力,或他所摄执为己有。...凡二十九卷。南宋祖琇撰于隆兴二年(1164)。又作隆兴编年通论、编年通论。收于卍续藏第一三○册。系以编年体辑录佛...(术语)梵名塞建陀Skandha,旧译曰阴。阴覆之义,谓色心之法,荫覆真理也。新译曰蕴。积集之义,谓色心之法,法大...【有相应法】 p0545 品类足论六卷七页云:有相应法云何?谓有漏心心所法。...(术语)忽然心起,缘善恶之境,谓之独头心,更相续而缘前念,谓之重缘心。小乘戒中亦立心戒,依此重缘心也。...据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下载,若以塑画或金、银、铜、铁等做成地藏菩萨之形像,烧香供养,瞻礼赞叹,则于所居之处,可得...(术语)谓三世之诸法,不可得一实体也。维摩经弟子品曰:若过去生过去生已灭,若未来生未来生未至,若现在生现在生...波罗夷罪四喻之一。又作破石。比喻波罗夷罪如破折之石不可再合。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大五四·二三一下):“若道何...【修定能证胜分别慧】 p0905 法蕴足论七卷四页云:云何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胜分别慧?谓有苾刍、...【习所成种】 二类种子之一,为本性住种之对称。即种子由现行的前七识,随所应而色心万差之种种习气,悉皆落于第八...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
佛陀和弟子们们每日托钵乞食是为了解决自己的温饱吗?其实托钵乞食是为了给众生一个增长善根的机会,使施主得到大福...
地藏菩萨跟我们娑婆世界特别有缘,依照经文的意思,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就应当得度,可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还是这么苦?这...
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条,需要全体佛教信徒都必须遵守。与佛教的其他戒条一样,五戒戒条的制定都是因为弟子在言行举止...
何以世间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祗以念佛之人,无深信切愿,但求福报,希图来世富贵。不知希图来世富贵,譬如仰...有位名叫善住的天子,经常游戏于亭台楼阁中,享受天上最胜的尊荣富贵;天女们前后围绕,歌舞作乐,欢喜嬉戏。他们互...
(第一讲) 各位闻思讲堂莲池海会的同修们,大家晚上吉祥。因缘非常殊胜,今天又跟大家一起来学修,特别是今天的缘...《三字经》中只举了两个教子模范的例子,一个是为子三迁其居的孟母,另一个就是这位了:窦燕山,有义方,生五子,名...
问: 法师您好,弟子在学习导读《复邓新安居士书》这篇文章,您说到儒释道不是一家。弟子有疑问如下,《华严经》说...
信心
【佛光大辞典】
上篇:信士信女 | 下篇:信心铭 |
Puningzang 杭州路余杭县白云宗南山大普宁寺大藏经。始刻于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至元二十七年完成。559函...
六字名号
别离相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
蕴
有相应法
重缘心
地藏十益
三世不可得
折石
修定能证胜分别慧
习所成种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一钵水使其福运增长

没有至心,就跟地藏菩萨不相应

【推荐】五戒的制戒因缘

念佛人不可以有求取福报之心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的故事

宏海法师:宗教不宜混滥论
多行善事必有善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