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十卷。清朝卢见曾撰。收于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金山旧未有志,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进士京口张莱始与焦与之北顾共编“三山志”,笔殊雅洁。后庐陵之胡经又撰辑金山志。清康熙二十年(1681),住持行海撰“金山龙游禅寺志略”四卷,阐释颇详。乾隆(1736~1795)初年,闽人刘名芳亦曾撰志,务在增广。诸家之志,各有所偏,亦各有所重。乾隆二十七年(1762),德州卢见曾参考诸志,核证群书,补缺订讹,别撰新志十卷,分门为六:山水、建置、碑刻、方外、杂识、艺文。光绪年间(1875~1908),沙门秋崖弘启道场,并博采群书、搜罗碑碣以补本书,辑为续志二卷。 p352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指理智冥合之至极,形于男女两性之染爱,乃密教爱染明王之悉地。瑜祇经卷上(大一八·二五六下):“次左金刚弓,右...(人名)唐京兆大慈恩寺窥基,事玄奘,学天竺语,传唯识因明之旨,造疏百本,称为百本疏主,法相宗之开祖也。永淳元...梵语 pacaūrdhvabhāgīya-sajyojanāni。指顺益上分界之五种结惑。全称五顺上分结。略称五上结、五上。结,系缚、...(术语)正由过去之业,而受之我心身,谓之正报,为其心身依止之一切世间事物,谓之依报。三藏法数二十七曰:依谓依...又作光明相。指佛、菩萨等诸尊身体发出光明之相,象征佛、菩萨之智慧。绘画、雕刻等所表现之光相多系圆形,故又称圆...指修道之阶位,如大乘菩萨之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称为五十二位。又如声闻于“见道”以前之...Qingjingdaolun 研究上座部佛教思想和教理的重要论书。觉音著。约成书于5世纪,被誉为三藏典籍和义疏的精要。据...又作不动业。三行之一。谓修有漏之禅定而得生色界、无色界之果。因禅定离心之散动,故称无动;又生天之果报决定而不...(杂语)积集性者谓为蕴,然无为法非积集性,故不摄于蕴之中,因之而五蕴之中,虽含摄一切之有为法,独无无为法在其...(术语)一种之梵本为二重三重之译者。开元录十曰:单本原来一本,更无别本。重翻本是一经,或有二重翻者,乃至六重...【成熟有情行】 p0666 如四菩萨行中说。 二解 显扬三卷五页云:四、成熟有情行。谓四摄事,总摄说为成熟有...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详夫春回大地,百卉各遂其生成。风起长空,万籁咸为之鸣啸。世无无因之果,亦无无果之因。喻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裴度是唐朝人,年轻时,一贫如洗,在乡下的私塾中以教书糊口维生。他的学问虽然渊博,无奈时运不济,屡试不中。 有...1、大乐易失察 跟大喜易失言有近似之处,有个成语叫得意忘形,人太得意,欢乐过了头,难免大意失荆州。 2、大喜易失...过去,有一位居住在山里的人,偷了王家库府中的贵重衣物,逃至远方。国王于是派人四处搜寻,终于逮捕窃贼,并带至国...释此经时。略开四分。一题名。二叙分。三正宗分。四流通分。 一释题名者。诸佛法身。本无差别。从缘应感。乃有多途...建立了寺院,一定会有想学佛的人来近,接待这些人要很有礼貌。寺院是十方的,大家随时都可以来,所以有人来寺院,我...语言,不仅是人类文化留存、发扬的重要媒介,也是人际往来的利器,运用得当是一种功德,运用不当造成的损伤不可计量...《大乘起信论》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我们的念头所建立的,这个念头就是我们的心,离开念头就没有外物,...
金山志
【佛光大辞典】
上篇:金山寺 | 下篇:金山活佛 |
位于广东清远东北。本名飞来寺,于宋代改为今名。地处崇山峻岭之间,门前有道书十九福地坊,附近有归猿洞、金芝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