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禅寺法堂或本堂等之佛前(须弥坛之正面)所垂悬之斗帐、布帛等,即称法被。又禅家用以覆盖桌椅之布,亦称法被。[禅林象器笺器物门] p338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此一四一句偈总括一切佛教,佛教之广海,摄尽于此一偈。大小乘八...(经名)佛在阿奴波跋耆之都邑,对阿难豫言提婆达多入地狱,且说大人之根智。此经摄于中阿含经二十七。...梵话 upāsikā 之音译。又作优婆私诃、优婆斯、优波赐迦。译为清信女、近善女、近事女、近宿女、信女。即亲近三宝...(术语)称大空三昧也。大日经一曰:正觉之等持,三昧证知心,非从异缘得,彼如是境界,一切如来定,故说为大空,圆...禅林于正月一日、四月一日、七月一日、十月一日等每季之初,住持巡堂,于坐禅堂触礼三拜,并绕堂一匝,是为季初礼。...(人名)唐金刚智三藏,所至必行结坛灌顶。寂后谥曰灌顶国师。见释门正统纪八。...【忍法】 p0709 俱舍论二十三卷四页云:此顶善根下中上品渐次增长至成满时,有善根生,名为忍法。于四谛理能忍...(界名)七金山之外边,围绕护持其余之六金山者。梵名尼民陀罗。...“五利使”之对称。两者并称十使。于十随眠之中,推求之性钝拙者有五,即贪、瞋、痴、慢、疑等五种。此五者能驱使行...【无有谄曲】 p1065 瑜伽二十五卷十八页云:云何名为无有谄曲?谓有纯质为性正直;于其大师及诸有智同梵行者,如实...又作十六胜行。为数息观中最为殊胜之十六种观法。数息观,即以数息来制驭散乱,使精神统一之法。有关其内容细目、顺...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地藏菩萨本愿经》这一段就是说鬼神能使你堕恶道,因为在你做不了主的时候,鬼神使你变恶,不必等到死后。我们现在...我们发的菩提心,就是一颗种子,要播种在我们的心田里。播种下去,你不能就不管它,不管它就有可能荒芜了、焦枯了。...有一学僧元持在无德禅师座下参学,虽然精勤用功,但始终无法对禅法有所体悟,故有一次在晚参时,元持特别请示无德禅...
【若诸有情,心多懈怠,劝修精进。】 若诸有情,心多懈怠,精进不起来,给他讲精进度。 【若诸有情,心多散乱,劝修...庄周生活贫困,家里经常缺米粮。有一回,他向朋友监河侯借三升小米,监河侯却对他说:可以啊!不过我家现在没有很多...
曹洞宗宗名之由来 曹洞宗创始人良价(807-869)及其弟子本寂(840-901)先后在江西宜丰县洞山、吉水县曹山弘扬一家...
所谓心理养生,就是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以保障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来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1、善良是...
贪欲、嗔恚、愚痴是众生之大病。爱身着欲则生嗔恚,颠倒所惑即是愚痴。愚痴所覆故,内身外身爱着浮相,习之来久染心...
法被
【佛光大辞典】
上篇:法术 | 下篇:法胜 |
【忆而复忘因缘】 p1389 大毗婆沙论十二卷九页云;何缘有情,忆而复忘?答:有情异分相续转时,于法不起相属智见。...
诸恶莫作
阿奴波经
优婆夷
一切如来定
季初礼
灌顶国师
忍法
持边山
五钝使
无有谄曲
十六特胜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临终时身不由己,鬼神引你入恶道
大安法师:用念佛来耕耘菩提心
参禅必修的课程

吃素跟忍辱关系很大
行善要及时

禅宗五家七宗——曹洞宗

心理养生--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