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妙法之滋味。又作佛法味、法智味。佛所说之法门,其义趣甚深,须细细咀嚼体得,方生快乐,故以美味譬之,称为法味。天亲之净土论(大二六·二三一上):“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新译华严经卷二十五(大一○·一三六上):“愿一切众生,得无量法味,了达法界。(中略)愿一切众生,法味增益,常得满足。”[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梁高僧传卷八] p335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凡二卷。清代灵操撰。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八册。仿后唐李翰所编蒙求一书,以四言韵语记述汉魏以来佛教高僧之事迹,以利...乃印度佛教艺术之一派。又称犍陀罗艺术、希腊佛教艺术。以印度西北部犍驮罗(巴 Gandhāra,约今西巴基斯坦白夏瓦)...于净土教,以阿弥陀佛为所归之体。此说出于唐代善导之观经散善义上品上生、上品中生等项中。日僧良忠于净土宗要集卷...【旃陀罗】 此云屠者,正言旃荼(音途)罗。此云严炽,谓恶业自严。行时摇铃持竹,为幖(音标)帜(尺志切。通...又称降魔坐。乃结跏趺坐之一。凡坐皆先以右足压左股,后以左足压右股,手亦以左居上,称为降伏坐;其反之者称吉祥坐...1、指眼等之五根,眼根能生眼识,耳根能生耳识,鼻根能生鼻识, 舌根能生舌识,身根能生身识。 2、指信根、进根...(譬喻)谓住僧多如林也,犹言丛林。...【任持长养有四种】 p0634 瑜伽六十四卷十六页云:任持长养,略有四种。一、变坏任持,二、喜悦任持,三、希望...(术语)殊妙之法门也。唐华严经一曰:普应群情阐妙门。【又】涅槃为妙,入妙之门曰妙门。台家所立之六妙门是也。...【眼等触所生想】 p1000 界身足论上六页云:眼触所生想云何?谓眼及色为缘,生于眼识。三和合故触。触为缘想。此中...(杂语)碧岩第七则垂示曰:声前一句,千圣不传。谓言外之妙音也。...(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兰(lan)帝(di) 頞(e)蓝(lan)谜(mi) 室(shi...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
十住位言住者,慧住于理,名之为住。谓此位菩萨已历经十信阶位,善根坚固,观慧增长,虽未如实证入实相妙理,而能安...
我们平时面对外境时,常会加以分别,却从没有好好地观察自己的内心。 安住声色 不对世间起心动念 佛陀在世时,常教...某日,寺院要扩建殿堂,有一棵珍贵的银杏树需要移栽到别的地方。方丈命他的两个弟子去做这件事,办好后回来复命。两...
这个时代大家能发大心出家,说明具有多生多劫的佛缘和善根。出家跟俗世有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沙弥、净...问: 平时要如何去累积福德、增长福报?佛法说:「大作梦中佛事,宴坐水月道场。」因果、福报的问题,很多人觉得它...
问曰,何等相是诽谤正法。答曰,若言无佛无佛法,无菩萨无菩萨法,如是等见,若心自解,若从他受,其心决定,皆名诽...财富不是求来的,而是种来的。财为养生之源、护身之本。小如衣食无忧,大至国富民安,无不以财富为首务。当今社会物...
1、三宝:佛宝、法宝、僧宝。 2、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3、六根:眼,能见色者是;耳,能闻声者是;鼻...
法味
【佛光大辞典】
上篇:法具 | 下篇:法和 |
以磁石吸铁,无心而取,比喻无缘之慈悲心。摩诃止观卷六下(大四六·八一上):“如磁石吸铁,无心而取。夫铁在障外...
释氏蒙求
犍驮罗艺术
所归
旃陀罗
降伏坐
五根
僧林
任持长养有四种
妙门
眼等触所生想
声前一句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咒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十住位的「住」是什么含义

找小鸟当证人
走不回去的小和尚

【推荐】出家沙弥净人须知
平时要如何去累积福德增长福报

何等相是诽谤正法
真正的财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