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定心修善。为“散善”之对称。即修行观佛三昧等。就观无量寿经所说之日观、地想观、真身观、中辈观、下辈观等十六观而言,慧远、智顗、吉藏等诸师以十六观皆为定善之观法,善导则以前十三观为定善观法,后三观为散善观法。又慧远谓二善之中,以定善之功德为胜。[观无量寿经义疏卷下](参阅“十六观”396、“散善”4974) p318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凡十五卷。隋代昙延(516~588)撰。唐代道宣(596~667)谓本书之内容优于净影寺慧远所撰之涅槃经义记,惜本书早已...(术语)新云异生性。有为法中有一非色非心之法,未断以来,使诸众生悉为凡夫,是名凡夫性,见大乘义章一。...全一卷。唐代不空(705~774)译。又作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念诵仪轨、观自在如意轮菩萨念诵法、如意轮念诵仪轨、如意轮...【不正知】 p0320 显扬一卷九页云:不正知者:谓于身语意行,不正了住,染污慧为体。能障正知为业。乃至增长不正知...【色赞悭】 p0567 集异门论十一卷十四页云:云何色赞悭?答:若于色赞,顾恋系心。谓如有一,作如是念:愿我独...(杂语)同于绀青。绀者青而含赤,琉璃者,青色也。佛之毛发及佛国等之色也。观佛经一曰:至于成道以发示父王,即以...舍利弗的译名。...梵名 Amita-buddha,西藏名 Dpag-tu-med, Dpag-yas。为西方极乐世界之教主。又作阿弥多佛、阿弭跢佛、阿弭亸佛。略...【烟寂静】 p0949 瑜伽十七卷十页云:由已证得阿罗汉果,心善解脱;便于自身、自身众具、缠及随眠,皆悉永断。...(杂名)Pulkasa,Paulkasa,又Pukkaśa,又作卜羯娑,作婆者误也。贱种族之名。除粪秽之贱人。不信因果之邪人也。...(术语)阿弥陀佛以光明与名号之因与缘,普救众生。众生得往生弥陀之报土者,由于与以名号之因。其所以得名号之因者...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毗尼日用切要...佛教中的念珠即以线贯串一定数目之珠粒,于称名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之随身法具。 又称数珠、珠数、诵珠、咒珠、佛...
我们出家人没有特殊因缘,也不会去招惹,人一说你就去治病了,也不要逞能,逞能是不行的。要考虑你的功力够不够,如...参禅与念佛,在初发心的人看来是两件事;在久修的人看来是一件事。参禅提一句话头,横截生死流,也是从信心坚定而来...
佛说一切法从因缘生者,缘生无性,正示生无所生也。 人为万物之灵,万物为人之所知。愚者但具其灵,而不求其所知,...
恭敬佛像之学处分三: 一、真实义;二、以公案说明不敬佛像之果报;三、应学恭敬 一、真实义 三种修行应学者。谓于...佛陀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说法已经有一段日子了。一天清晨,佛陀正在园中经行,一位容貌庄严殊妙的天子来到佛前,...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为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人,最无能和不可交的人。试问一...由于无始以来烦恼业障的染污,人们大多具有各种各样的心理缺失,病态的心理是一个世俗凡夫的正常现象。刚刚接触到佛...
定善
【佛光大辞典】
上篇:定琛 | 下篇:定量论 |
(术语)起神祇或三宝而劝请保证吾言之非伪,谓之起请。但此起请即盟誓,小乘从戒律禁止之。毗奈耶杂事十九曰:是时...
涅槃经义疏
凡夫性
如意轮菩萨念诵法
不正知
色赞悭
绀琉璃
鹙鹭子
阿弥陀佛
烟寂静
补羯娑
光明名号因缘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念珠有哪些意义

如何理解「鬼怕恶人」
参禅与念佛是一件事

眼前万物生生不已,皆凡夫之所妄计,实无所生

佛像的真义与不敬的果报
施戒得名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