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无始自然薰”之对称。又称始有薰。谓依修行外缘之力,显现本有之因果,以薰习而起净法。据释摩诃衍论卷五载,因修行之力而有因、果之二位者,称始有薰。[释摩诃衍论记卷五] p313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于欲邪行。能善思择。厌患远离。止息防护。不作不为。不行不犯。弃舍堰塞。不拒不逆。不违不越。如是名为离欲邪行。...说骗话有十种的罪报,即:口气臭、善神远之非人得便、虽有实语人不信受、智人谋议常不参预、常被诽谤丑恶之声周闻天...【舍寿】 p0972 如死差别中说。 二解 发智论十二巻十四页云:云何苾刍舍多寿行?答:谓阿罗汉、成就神通,得心自在...(行事)五日讲法华经八卷。即自初日之夕座为始,终于五日之朝座。又,合开结二经而为十讲。惟以讲法华经八卷为主,...(术语)自恶事之因而生之苦果。璎珞本业经下曰:是故善果从善因生,是故恶果从恶因生。...亦名:梵坛法、不共语羯磨 子题:三种调伏法、梵坛、语地、不与语、教授、教诫 行事钞·僧网大纲篇:“言默摈者,五...(名数)又曰四种广说,四大教法。四分律四有四种广说。第一广说。若比丘作是语,长老我于某村某城,亲从佛而受持不...梵语 trīni tathāgatasyāraksyāni,巴利语 tīni tathāgatassārakkheyyāni。即:身不护、语不护、意不护。意...即梵网经卷下所载之十重禁戒、四十八轻戒。于大乘戒中,相对于地持、瑜伽之分为“三聚戒”,梵网戒系不分在家、出家...众生有八万四千尘劳,对治之则成八万四千法门。或曰教门,或曰法藏。谓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之病,佛为医治之,说八万...(譬喻)圣人之教网也。谓佛之教法。以其罗致众生使归于正法故也。行事钞上二曰:致使圣网日就衰弱。...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毗尼日用切要...
问: 请问法师:如何在一呼一吸间来念佛号呢?是一吸诵一句,一呼诵一句吗? 大安法师答: 如果你坐在那里,按呼吸...
《广论》云:从损害它及其根本,令意厌舍,此能断心,即是尸罗。 这个持戒是怎么定义呢,从损害他,就是你要避免两...山东张公五世同居,百忍家道兴。据说他发愿,在他的一生中,要行一百件 大忍辱的事,忍过了九十九次之后,第一百次...
人生活在人群中,都希望对自己、对他人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可是要怎样才能认识自己、认识别人?这一条就是告诉我们:...
有一段时间,佛陀居止在毗舍离城外林中。当时世尊向比丘们开示:往昔我尚未成佛时,住大畏山修行。一般人进入大畏山...
贫穷之人是由于多生多劫没有种植善因,所以今生穷苦潦倒、饥寒交迫。大家都很害怕贫穷,这固然是人生当中的困境、逆...一劝世人行孝道 父母恩情比山高 在家孝养爹和娘 胜如远处把香烧 二劝世人休争强 强人做事强人当 强中更有强中手 哪...
一、绪论 众生因无明烦恼的迷惑而有六道轮回之业报,如何径出轮回而趋佛果,是每一个佛教徒需要迫切承办的问题。佛...
始有建立薰
【佛光大辞典】
上篇:始生天有五种相 | 下篇:始行人 |
【七种难识了别】 p0062 杂集论三卷四页云:七种难识了别者:一、不可知了别器了别。谓一切时无分别行相故。二...
离欲邪行
妄语十罪
舍寿
五日八讲
恶果
默摈法
四种墨印
三不护
梵网戒
八万四千法门
圣网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如何在一呼一吸间念佛号

持戒是怎么定义
百忍成金

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世尊示苦行非道

饥寒困苦爱易除,义无反顾往极乐
十劝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