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8)高丽僧。俗姓孙。十五岁为明经生。十九岁于京北山安寂寺落发。后修广明寺慧照国师之心要,有所领悟。历住义林寺、禅岩寺、天和寺、菩提寺等,获得三重大师之封号。仁宗十七年(1139),住广明寺,以所著之四威仪颂、上堂语句等,呈送我国四明阿育王山之无示介谌禅师,介谌覆书予以印可。仁宗二十三年受任王师。毅宗元年(1147),住晋州(庆尚北道)之断俗寺。毅宗十二年示寂,世寿不详。[朝鲜金石总览上、嘉泰普灯录卷十七、五灯全书卷四十] p312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dharma,巴利语 dhamma。为“昙摩”之略称。译作法。即指佛法。又唐代僧人之名,多冠以昙字,如昙鸾、昙曜等。...(一)又作车匿、阐那、阐铎迦。意译欲作、应作。为悉达多太子出家逾城时随从之驭马者。后出家,成为六群比丘之一。直...(譬喻)于见道可断之迷理惑,其性猛利,断之却易,故譬之于破石。于修道可断之迷事惑,其性纯弱,断之反难,故譬之...(术语)本为惊怖时请救于三宝所发之词,后于事出不意时亦发之。三宝者,佛法僧也。...(名数)释唯识三十颂之十论师也。一、护法,梵云达磨波罗Dharma Pāla,南印度境,达罗毗荼国,建至城中帝王之子...【苦谛】 p0841 瑜伽六十四卷十页云:云何苦谛?谓生苦等;广说如前。若略说者;如说一切生杂染事,皆名苦谛。...【自性无自性】 指存在与非存在。自性即自身,指存在而固定的实体;无自性,即非自身,指非存在而不固定的实体。后...(经名)有小乘大乘之二部,小乘之涅槃经,西晋白法祖译,佛般泥洹经二卷,东晋法显译,大般涅槃经三卷,失译,般泥...(杂语)支者分也。支用者,为分钱物等而用之也。见象器笺十二。...亦名:大界不失相六种、六种不失界、不失界六种 羯磨疏·诸界结解篇:“(一、总标)泛明不失,略列六种。(二、别...【一切门施】 p0005 瑜伽三十九卷十六页云:云何菩萨一切门施?当知此施,略有四相。谓诸菩萨,或自财物,或劝...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制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之奇撰 之奇尝苦《楞伽经...(印光大师校印版本)...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
和尚在古印度称师长为Upadhyaya,音译为邬波陀耶或邬波遮耶,省音为乌社、和尚等。意为亲教师、博士等。古又意译为...
虽居住山林中,亦非贪享山林之清福,乃是勤修戒、定、慧三学以预备将来出山救世之资具耳,与世俗青年学子在学校读书...
佛言:见性学道难,尽世修行如毛,见性如角;今之学道者虽多,而发心出世者实少,不过行善事修福田,求来生果报。祖...莲池大师,净土宗的第八代祖师。他早年是读书人,有深厚的善根,十几岁在读儒家典籍时,桌案上常常写着生死事大四个...
贫穷众生及疾病。家宅凶衰眷属离。睡梦之中悉不安。求者乖违无称遂。至心瞻礼地藏像。一切恶事皆消灭。至于梦中尽得...
我是二零零四年开始信佛的。在这之前的我是一个脾气不好,总与父母顶撞,且非常顽固的无神论者。由于我总在外面吃饭...佛陀的苦行因缘 每个人与生具来皆有那分能分辨是非的智慧:但是,若不用心,便会分辨不清、错失良机,因而招来很多...
过去有一位恶生王,某日游赏王宫林苑时,在园中的厅堂看到一隻金猫从东北角跑出来,随即鑽入西南牆角。国王便遣人寻...
坦然
【佛光大辞典】
上篇:命浊 | 下篇:夜叉 |
亦名:露处不定法 子题:露现处、粗恶语、不定法 含注戒本·二不定法:“若比丘,共女人,在 露现处 谓无墙壁及余物...
昙
阐陀
藕丝
南无三宝
十大论师
苦谛
自性无自性
涅槃经
支用
摄僧大界不失相六种
一切门施
【大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和尚与法师有什么异同

真正的佛法不是消极避世

妄想起灭不停,正是轮回生死根本
死心念佛,莫换题目

又穷又病,家里也出很多祸事,怎么办

放生念佛,病愈福至
证严法师说故事《五浊恶世度有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