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洞山五位说”中之第四位“偏中至”之境界。洞山五位乃曹洞宗之祖洞山良价为接引学人而将修行过程分为五种阶段之权宜方法,即:正中偏、偏中正、正中来、偏中至、兼中到。“初二”即指正中偏与偏中正,于此两位,正位与偏位皆全然独立,直至第四位“偏中至”之时,正位与偏位始相互回互,表示从现象界差别之妙用体悟现象与本体相互冥合,而达无念无想之境界。[不能语五位说](参阅“五位”1087、“洞山五位”3869) p278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三皈亦属戒法,又作三皈依、三皈戒: 一、皈依佛 皈依佛宝而为师。 二、皈依法 皈依法宝而为药。 三...【菩萨失坏大乘】 p1130 瑜伽七十三卷九页云:复次云何菩萨失坏大乘?谓有菩萨、闻一切法甚深无性;卽执一切烦恼烧...优钵罗,梵名 Utpalaka。八大龙王之一。又作沤钵罗龙王、优波陀龙王。意译作青莲花龙王、黛色莲花龙王。以其居于青...禅院告知行事,以黄纸揭示,称为黄榜式。如敕修百丈清规祝厘章之中规定,于皇帝诞生日(天寿圣节),需设金刚无量寿...(术语)依显教则十界三千之法,悉为法身性具之法,故云为法身。依密教则十界三千之法,悉为大日法身之三昧耶形,故...指轮唱不绝。于寺院中,祈晴或祈雨时,参加祈祷之僧侣一人接一人,或各组接各组,次第念唱咒文,终日轮唱不绝,称为...(名数)行事钞二谓报命之支持,无过于药,分之为四:一时药,日日为新由旦至日中听服之,五种之蒲阇尼Bhojanīya(...梵语 virāga。又作离贪、离欲。远离贪染之意。据大毗婆沙论卷二十八之解释,狭义言之,离染指远离贪欲;广义言之,...(术语)Artha-dhāraṇī,陀罗尼者,梵语总持之义。能总持所闻之义趣而不忘失,谓之义陀罗尼。乃菩萨所成之德。四...(术语)色心本为不二,故如心具三千之诸法,色亦具三千之诸法,所谓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也。此谓之色具。台家至极之法...【生不定】 p0475 瑜伽九卷十一页云:生不定者:如薄伽梵说:假使取于大地所有一切草木根茎枝叶等,截为细筹,如四...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业果的轻重有三段:第一个,约心;第二个,约境;第三个,约相续。 我们讲到第二个,约外在的环境来说明业果的轻重...
子女对父母的情,经常是薄如纸张,他们有需要时,认为父母给他们是理所当然的,而他们付给自己的子女也认为是应该的...
四、观法无我 藏性周圆,循业随心法法全。和合因缘舛,戏论须排遣。外道枉纠缠,盲无慧眼。妙有真空,觅我同阳焰。...
恶口的异熟果报是堕落三恶趣中。 往昔佛在世时,尊者满足去饿鬼界,当时看见一个饿鬼,形貌丑陋,令人汗毛竖立。这...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滚滚红尘中,人往往被境界浪花里的是非曲直打得...
我们是妄想杂念纷飞的凡夫,每天就是在妄想杂念堆里面过日子,这是我们一个众生相的基本相状。有些人不明白这道理,...
汝年已六十五,戒受过两次,尚未吃素。是只知肉之味美,而不知肉之祸烈。吃时虽好,试思还时之苦,当不能下咽矣。今...
佛教里头讲的是慈悲,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捨无量。这悲能拔苦,以前妙湛老和尚就说,勿忘世上苦人多。还有很多...
初二回互
【佛光大辞典】
上篇:田寺 | 下篇:初中后善 |
位于江西庐陵(今吉安)东南十五公里处。又称青原安隐山。山中有骆驼峰、鹧鸪岭等,高耸入云,另有雷泉、锡泉、虎咆...
三皈
菩萨失坏大乘
优钵罗龙王
黄榜式
森罗万象即法身
不断轮
四药
离染
义陀罗尼
色具
生不定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净土宗的忏悔和积集资粮,是为了临终时用的

真正的大孝报恩

妙有真空,觅我同阳焰

恶口骂人的种种可怕报应
慈忍治嗔恚

妄念是病,佛号是药

试思还时之苦,当不能下咽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