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叙述有关坐禅威仪作法之书。如宋代长芦宗赜之禅苑清规之坐禅仪、嘉泰普灯录中佛心本才之坐禅仪、宋代兰溪道隆之坐禅仪、宋代宏智正觉之坐禅箴、日本曹洞宗之祖永平道元之普劝坐禅仪等,皆属坐禅仪则之重要著作。 p284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一)指代表一切菩萨之三昧耶形之真陀摩尼如意宝珠。又称一切菩萨真陀摩尼印。 (二)结显如意宝珠之手印。又作如意宝...又作境界处依止处。(一)佛陀游化之处称为境界住,例如十六大国等王城聚落之处;而佛陀居住之处则称为依止住,例如给...【三十七种菩提分法】 p0216 瑜伽二十八卷十五页云:何等名为三十七种菩提分法?谓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又作断知。谓周遍了知四谛之境,由此而断除见、修二惑。即于果(断)附以因之名,称为断遍知。断遍知以择灭为体,...【取为有缘非爱缘有】 p0817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三页云:复言:世尊!若世尊说爱是转因;何缘但说取为有缘,...一刹那之间就已含有三世,即现在的一刹那叫做现在,前刹那叫做过去,后刹那叫做未来。...何等种种心行转相?谓于一时起有贪心,或于一时起离贪心,如是有瞋离瞋有癡离癡,若合若散若下若举,若掉离掉,若不...亦名:诸众安居篇、安居篇 羯磨疏·诸众安居篇:“诸众安居法篇第六。……就文分二,初明住法,后出界法。初为五:...(术语)迁者迁移,化者化灭,通谓人之死。原为儒典之语。前汉书外戚传曰:李夫人卒,武帝自作赋曰:(中略)忽迁化...【领受粗重】 p1297 杂集论十卷十三页云:领受粗重者:谓有漏诸受习气。...(术语)法身之慧命也。法者理体,慧者智用,因而理体比人之身,智用譬人之命,谓之法身慧命。又僧之寿命谓之法命。...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龙藏本)...
原文: 欲明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解行,必须真实心中作,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贪瞋邪伪,奸诈百端,恶...
中国许多地方都有新年第一天吃素的习俗。古人有言,一日持斋,天下杀生无我分,大年初一吃素或许也与此有关。大年初...
你尝试地思维一下,早上醒来的那一刹那,当我们一念灵知灵觉,你能下意识地想想,我是谁?怎么会在这儿?我以谁的角...问: 为什么要结善缘好缘? 方海权答: 因为结善缘好缘,就会有善报好报。我们一生之中,如果遇到的人对我们都很好...
所言常有境界,当是未曾真实摄心,但只做场面行持之所致。如真实摄心,则内无妄念,专注于一句佛号中,必能消除业障...问: 如何才能降魔? 惟贤长老答: 慈悲可以降魔。《大般若经》里讲过,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可以降魔,可以消...
台湾中和市有一家印刷厂,老板的个性耿直、爽朗,日常接订单的原则是:不印漫画书,不印邪淫书,不印揭人隐私及名人...一个凡事都爱摆大道理的老山羊正悠闲地在河边散步,它看见一只大鸟在河边饮水,便说:你只顾在这里喝水,却完全不知...
坐禅仪
【佛光大辞典】
上篇:坐禅豆 | 下篇:坐禅箴 |
(术语)公案名。又名禾山四打鼓。禾山无殷对于学人所问,避迂远曲折之问答,示真谛一窍,意在言外,打鼓之响,反在...
如意宝印
境界住依止住
三十七种菩提分法
断遍知
取为有缘非爱缘有
刹那三世
种种心行转相
羯磨疏诸众安居法篇第六
迁化
领受粗重
法命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以杂毒之善求生净土,是不可能实现的

新年吃素增福增寿 舌尖上的素食中国年

【推荐】观照般若,你能观照得到吗
为什么要结善缘好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