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刹那之间就已含有三世,即现在的一刹那叫做“现在”,前刹那叫做“过去”,后刹那叫做“未来”。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名数)三忍有三种,无量寿经第四十八愿举声闻者得三法忍之愿,而言第一法忍第二法忍第三法忍,未举其法忍之名,因...(杂名)石之细碎者。聚砂为塔(故事)。法华经方便品曰: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义楚十...【毕竟空】 p1029 辩中边论上卷八页云:为于有情常作饶益而观空故;名毕竟空。...(术语)华严所立十宗之一。五教中圆教之所诠也。...【不穿耳僧伽蓝】 p0334 西域记七卷九页云:大城东行二百余里,至阿避陀羯刺拿僧伽蓝。(唐言不穿耳)周垣不广,雕...(1600~1667)明末清初临济宗僧。又作宏礼。会稽(浙江绍兴)人,俗姓张。字具德。于普陀寺出家,后谒汉月法藏(1...(天名)在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文殊菩萨之右。有难持,难胜,对护门,无能见者等异名。于诸门之侧,与对面守护相向而...云何正思惟?谓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乃至于道思惟道。无漏作意相应所有思惟。等思惟近思惟。寻求。等寻求。近寻求。...千手观音四十手中,其右之一手所持之紫色莲华。持紫莲华之手称紫莲华手。紫为赤、黑和合之色,诸法实相亦如是,非净...即持守五戒、十善等法,以度脱恶道之苦。盖五戒、十善等皆属有为之事相,故谓之事;度者,谓度脱地狱、畜生、饿鬼等...(术语)疑理迷于事,不能决定是非者。法华经譬喻品曰:今于世尊前,闻所未闻,皆堕疑惑。无量寿经下曰:疑惑中悔,...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山中,共摩诃比丘僧二万二千人俱,其名曰:慧命阿若憍陈如、慧命...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今天我们先讲一点玄妙的,难以置信的。 在康熙年间有一个叫孙翰的人,这是有记载的。他死了以...
问: 请问法师,东方净土和西方净土有何差别?为什么一定要求生西方而不求生东方? 宏海法师答: 这个问题,蕅益大...
道人重轻 古所称道人,以世所重者彼轻之,世所轻者彼重之故也。世所重者何?富贵也;世所轻者何?身心也。今与世同...房间要经常打扫,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居住在这样的房间,会感到很不舒服。心灵的房间也要经常打扫,不打扫也会积满...
即灾殃翻为善导,转热恼直下清凉 (因邻火延烧,物屋一空,其妻惊骇病故,遂心神迷闷,如醉如狂) 《法华经》云:三...古德所谓: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淫欲炽多,精神衰颓,色力必为薄弱,面黄肉瘦,神志极为萎糜,多病短命,畏风寒...
问: 师父在《楞严经》有提到:就是他的根跟识,是一个往内归就是不生灭,往外就是攀缘,那这个原理在哪个地方?可...
今天已经是打七的第四天了,通过四支香的问话,了解到这个七打的还是比较精进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在这个短短的三四...
刹那三世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刹那 | 下篇:刹那无常 |
梵语 japticaturtha-karman,巴利语 atti-catuttha-kamma。又作白四、白四法、一白三羯磨。白(梵 japti),即告白...
三忍
砂
毕竟空
圆明具德宗
不穿耳僧伽蓝
弘礼
不可越守护
正思惟
紫莲华
事度
疑惑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僧伽吒经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清初高僧截流大师

为什么要求生西方而不求生东方

古代与现代修行人的不同
打扫心灵的房间

印光大师谈应对灾难法语
虚云老和尚:犯淫戒的过失

你一天到晚看别人,就容易起烦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