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中,由于职务在身,或健康欠佳而免于坐堂之僧,称为免僧。禅僧在上堂之前,为收摄心神,所行之短时坐禅,或于僧堂中坐禅,皆称坐堂。行坐堂时,如管理饭食之饭头、调理茶点之茶头、清扫东厕之净头等僧人,或适逢身体不适者,特准免于坐堂。[禅林象器笺第七类职位门] p278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pravāranā,巴利语 pavāranā。音译钵剌婆剌拏、钵和罗、钵和兰。旧译自恣。又作随意事。即满足、喜悦之义...(一)即不能以表面文字通解所隐含之真义之语。如比喻山有净菩提心不动转之义,或比喻地有穿无明住地且去妄想心垢之义...(杂名)Mleccha,又作篾隶车,毕 车。旧曰弥离车。译曰边地。下贱种也。...梵语 ?aila。又作势罗、施罗。意译作石,或山。玄应音义卷二十五:“世罗邬波,此云小石也。”俱舍光记卷八(大四一...Piluzang 福州开元寺本大藏经。由该寺僧人本明、本悟、行崇等发起劝募,并得到当地信众蔡俊臣、陈询、陈靖、刘...指庄严净土之七宝,此七宝柔软如草,触者能生胜乐,故称宝性功德草。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谓(大二六·二三○下)...印度自古以来,左手系用于如厕等不净之行为,反之右手则代表神圣之手,多用以触取清净之物。于佛教中,随各时代与宗...【成熟甚深】 p0666 世亲释十卷四页云:颂曰:诸佛事相杂,犹如大海水。我已现当作他利、无是思。此颂显示成熟...(术语)又作苏没嚩多Suvrata,译曰善住戒者。持戒者之美称。大日经疏五曰:所云善住戒者,梵云:谓之苏嚩啰多,是...(术语)重教也。无量寿经下曰:受佛重诲。...【现前相】 p0951 集论四卷三页云:何等现前相?谓正处无常。由因随逐、今受无常故。...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
今天和大家谈一谈清代画家郑板桥的《竹石》。诗中写道: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
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 同样的心里,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如果把一个面包圈放在你面前,你会先看到...台湾近日最火红的人物是入选《时代杂志》百大影响力人物的台东卖菜阿桑陈树菊。她的火红是有道理的,她单纯、俭朴自...问: 念佛是为了什么? 大安法师答: 当我们知道阿弥陀佛功德不可思议的时候,每天系念佛号很好,但每天有妄想,杂...
《华严》不动寂场,遍周法界,故云,体相如本无差别,无等无量悉周遍。此则如《大本》云,阿弥陀佛常在西方,而亦遍...
那么正念真如这一块,什么叫做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呢?我们看后面的一段说明。 佛教讲因缘观,这个因缘观包括了杂染...
若我们自称佛子,听了佛法,却不守戒,你学佛,但却把它变作了一门学问,这是如王阳明说的知而不行,等于不知。这些...
清朝有一个居士叫王鼎实居士,这个居士从小就很聪明,悟性很高,他看什么书一看就懂,而且福报也很大,生活上的受用...
免僧
【佛光大辞典】
上篇:免人事 | 下篇:免远迎批 |
凡二卷。唐朝法藏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二册。乃注释龙树十二门论之佳作,言简意赅,先立玄谈十门,后以细科释论文。...
随意
密号
蔑戾车
世罗
毗卢藏
宝性功德草
右手
成熟甚深
苏嚩罗多
重诲
现前相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咬定青山不放松

同样的心里,你为何要充满烦恼呢
积德不积财的卖菜阿姨
大安法师:念佛是为了什么

阿弥陀佛常在西方亦遍十方

主导我们生命轮回就是行蕴

别把佛法当成一门学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