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羯磨得。谓比丘、比丘尼受具足戒之时,必须依止三师七证而行羯磨之法,方可得戒。对此,善来得、自誓得、定共得、道共得等并为新作法得。 p277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书名)具名法界次第初门,六卷,隋智者撰。随义理之次第而解释法数者。...梵语 ku?alo dharma-cchandah。指缘无漏法而起之贪欲。俱舍论卷十九(大二九·一○二中):“若缘无漏,便非过失,...古印度佛教艺术遗址。位于马哈拉斯特拉邦境内,背负文底耶山,面临果瓦拉河。始凿于公元前2世纪,一直延续到7世纪中...(杂名)Karipada,天名。译曰象迹天。见正法念经二十三。...(名数)悉地译言成就。言三密之行业相应而成就妙果也。有三品而各异生处:一上品悉地,生于密严国土。二中品悉地,...【诸地等流】 p1349 瑜伽七十九卷五页云:问:何等名为诸地等流?答:一切地中,证得已后所有威德,诸加行道。...生死肉身和法性生身。...梵名 ?vetāmbara。印度耆那教派别之一。以其教徒穿着象征廉洁之白衣,故有此称。然佛教徒则有称其为白衣外道者。据...即第八阿赖耶识所具之三种相。唯识宗以阿赖耶识之自体本具诸法之因与果,为显其体、义之差别,而立三相。即自相(初...梵语 paca kāmāh,巴利语 paca kāmā。(一)又作五妙欲、妙五欲、五妙色。指染着色、声、香、味、触等五境所起之...(355~439)南朝刘宋僧。冀州(河北)人。少年出家,常游方学经,曾至南天竺之界。通晓音译训诂、方言等。初曾师事...(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
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弥陀佛,而未达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决志愿求生故,如子忆母,无时暂忘。此未达理性,而但依...也许,有的朋友认为,现在谁都可以戴佛珠就像普通的金银首饰、钻石珠宝一样,不过是一种装饰罢了,戴不戴佛珠似乎也...
苦谛的内容 无常变坏的依正二报,使众生造业受苦。世间法就是无常的,不断在变化,中国的《易经》称它为「生生不已...
相信了阿弥陀佛的名号的功德,他才会去执持啊!执就是执受;持就是不让它失去,就是牢牢的抓牢。但这个执持就是专念...问: 在家居士诵《地藏经》有哪些时间和空间上的规定? 慧律法师答: 《地藏经》比较长,要三个小时才能念完,一般...
在《华严经疏》这部书里,把回向分为十种。哪十种呢? 一、自他回向 把自己的功德、福报、智慧回向给他人,就是回自...
一早起身,就观想祈祷三宝加持,弟子今天可以过一个快乐无忧的、增长智慧和慈悲心的、非常充实的自在的一天。这样你...
有位百合女居士找自在法师开示。自诉多年前年轻青春年华,风华正茂时,嫁给了年长十岁的丈夫。当时丈夫有多伟大,她...
作法得
【佛光大辞典】
上篇:作法 | 下篇:作法忏悔 |
(经名)佛说懈怠耕者经,一卷,宋惠简译。佛对耕者说懈怠之过。彼闻而悔过,得不退转。...
法界次第
善法欲
阿旃陀石窟(Ajanta)
迦留波陀
三品悉地
诸地等流
二种菩萨身
白衣派
赖耶三相
五欲
慧睿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虽悟理而仍不废事,方为真修
心律法师:戴佛珠的含义

佛教四圣谛的内容

相信了弥陀的功德,才能把名号执持住
居士诵地藏经有哪些规定

《华严经疏》中的十种回向

每一天的观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