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vicāra,巴利语同。心所之名。为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旧译为观。即细心伺察思惟诸法名义等之精神作用。伺之心所起于欲界、初禅及中间定,二禅以上无之,以其不于一切心,又不起于一切时,故大小乘共摄于不定地法。其性虽迟钝,然深入推度名身等,与“寻”皆有等起语言之用。又小乘有部谓伺有别体,即主张伺为使心深细伺察之法,经部及大乘则以伺与寻皆为假立之法,唯以心之粗、细而名为寻、伺。又据大毗婆沙论卷五十二所载,譬喻者说心之粗性称为寻,心之细性称为伺,而其粗细之性由欲界乃至色界有顶天皆可得,故谓三界皆有寻、伺。又因寻求伺察久之,便身疲念失,心亦劳损,是故寻、伺皆为随烦恼。[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卷九十、瑜伽师地论卷五、卷五十五、卷五十八、成实论卷六、法蕴足论卷七、俱舍论卷四、顺正理论卷四](参阅“寻”4936) p260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经中常称菩萨为童子,一因菩萨是法王之真子,二因无淫欲之念犹如世间之童子,并非指年幼为童子。...【众共施设言论】 p0981 瑜伽十六卷四页云:众共施设言论者:谓于六种相状言说自性,假立言论。六种相状者:一、事...羯吒布怛那,梵语 kata-pūtana。又作迦吒富单那鬼、迦吒布单那鬼。意译作奇臭鬼、极丑鬼。古印度认为刹帝利种若有...指微细柔滑之触境。多用于指男女美好之色相,与“细色”同义。又与十二因缘中第六之“触”同义,皆指引起官能上微细...(术语)真实之语云净语。大集经十曰:须弥可说口吹动,不可说佛有二语,实语真语及净语。...位于湖北江陵之古刹。塔宇壮丽,僧房万间,当地寺庙无堪比拟者。南北朝时高僧多栖止于此,为当时义学名刹。 p716...(人名)佛弟子憍梵波提之译名。法华文句二上曰:憍梵波提,此翻牛呞,无量寿称牛王,增一云牛迹。昔五百世曾为牛王...机与法之并称。机,根机;法,教法。法为能被、能化、所信,即法能被机,能化机,为机所信受者;机为所被、所化、能...(术语)年满二十由沙弥进而受比丘之具足戒也。...(杂语)梵语Aviraja,止于羊毛尖之小尘也。俱舍论十二曰:积七兔毛尘为一羊毛尘量。...【归依义】 p1417 大毗婆沙论三十四卷十页云:归依义者:谓救护义、是归依义。问:若救护义是归依义;天授亦曾归依...维摩诘所说经...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
建立信心之后,再看第二种是就行立信,就是在修行上建立信心。 当我们选择了净土一法之后,那怎么在修行上落实?在...
安徽马鞍山小九华寺,离寺不远处乃采石矶,当时虚云老和尚坠江后被人从采石矶捞上,即安置在小九华寺内,故寺内建有...
人生的遭遇,不是好的,就是坏的。在佛法来讲,好的就是顺境,坏的就是逆境。对于顺境和逆境,我们应该抱持什么样的...
不受他人控制之六法: 不成无有自由之奴仆; 不成夫妻无聚之束缚; 不成大人自在行正法; 无有羁绊随心所欲行; 不...
说起感应来,我还亲眼看到几件观音菩萨显灵的事,这里不妨给大家说一说。 一九二九年,沈阳海城县,虎獐屯,有一位...
一念之道有三:曰信、曰行、曰愿。 不疑之谓信,苟有疑焉,心不得一矣。是以求生极乐,以敦信为始。必须遍读大乘,...念佛不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求平安,能平安过日子就好,这像什么,你们知道吗?就像小孩子不懂事拿一颗大钻石去换...问: 台湾企业家郭台铭的妻子过世,很多人不免感叹,他的财富再多也留不住爱妻的生命。癌症一直是台湾十大死因之一...
伺
【佛光大辞典】
上篇:君徒钵叹 | 下篇:似 |
梵语 kro?a,巴利语 kosa。为印度古代之尺度名。又作俱卢舍、拘搂赊。意译声、鸣唤。即大牛之鸣唤或鼓声之音响所可...
童子
众共施设言论
羯吒布怛那鬼
细滑
净语
上明寺
牛迹比丘
机法
进具
羊毛尘
归依义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为何要强调专修

虚云老和尚自述三年朝山及失足堕江的经历

以心境来转逆境

不受他人控制之六法

倓虚法师讲述观音菩萨显灵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