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于亡者棺前读经之仪式。即将死者行汤灌等作法后,并移入棺内,于棺前读诵经文,称为伽经。然此种仪式之采用与否,系依亡者身分之尊卑及各地风俗之不同而决定。 p276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谓于修行过程中,已证得不退转之情形有四种之别。(一)慈恩大师窥基所立之说,即:(一)信不退,指“十信位”之中,第...(名数)一切之教法唯摄于一藏。法界法轮藏是也。释摩诃衍论一曰:唯立一藏总摄诸法,谓法界法轮藏。...【眼触所生受身】 p1000 集异门论十五卷二页云:云何眼触所生受身?答:眼及诸色为缘生眼识。三和合故触。触为缘故...(名数)是耆阇寺凛师所立。一因缘宗,二假名宗,此二者同前。三不真宗,如诸大乘经说诸法如幻化等者。四真宗,说诸...禅宗所传之二十八位祖师。全称西天二十八祖。即:(一)摩诃迦叶,(二)阿难尊者,(三)商那和修,(四)优婆多,(五)提...【阿赖耶识恒与五遍行心所相应】 p0785 成唯识论三卷一页云:此识与几心所相应?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阿赖耶...无量寿经卷下载,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者,除此世界(释迦牟尼佛国)之六十七亿不退菩萨外,尚有他方十三佛国众多菩...指止观学业。乃日本天台法华圆宗学生所必修学的两业(止观业、遮那业)之一,系由日本最澄于延历二十五年(806)正...亦名:对首三十三法 子题:但对首法二十九、内外资缘法有十二但对首、悔犯法有六但对首、白告法有六但对首、制法有...【十地经论义记】 又作十地义记、十地论疏。隋代慧远撰,凡十四卷。乃注解世亲菩萨《十地经论》之作。本书初反覆说...\行事钞·二衣总别篇:“十住婆沙云,着粪扫衣十种利:一、不以衣故,与在家者和合;二、不以衣故,现乞衣相;三、...六祖大师法宝坛经...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嘉兴藏流通本)...
有人问,佛教主张禁欲,是否又主张苦行之嫌疑?答案是否定的。佛陀历来主张中道,反对两个极端:极端苦行与极端沉醉...观音菩萨有求必应,求财得财,求子得子,可有时为什么不灵验呢? 世间贫穷的原因 《解深密经》云:观自在菩萨白佛言...
执著有往生的事相,虽然不了解无生的道理,但老实念佛,叫颛蒙念佛,还有往生的利益,只是品位不怎么高而已。 但如...
【经文】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
在《无量寿经》五种原译本中,释尊开示边地疑城往生之因行果报的经文有二处:一是三辈往生的经文中,说示中辈与下辈...学佛,就是要超越自己。但要从何下手呢?第一,要从去贪下手。 贪也可以解释为执着,我们执着就会有痛苦。仔细想一...
现实生活中,人到中年后,就显现出受性格和品格影响所致的面貌: 宽厚的人多半一脸福相; 性情柔顺的人面相柔和善美...李叔同(弘一大师)有幅字,就是知止二字。我们一般说知足,我觉得知止比知足境界更高一层。知足是人家给多少,你虽然...
伽经
【佛光大辞典】
上篇:伽梵达摩 | 下篇:伽驮棒 |
【四相】 p0399 瑜伽三卷八页云:云何建立生、老、住、无常?谓于一切处,识相续中一切种子相续,俱行建立,由有缘...
四不退
一藏
眼触所生受身
六宗
二十八祖
阿赖耶识恒与五遍行心所相应
十四佛国往生
止观业
对首羯磨三十三法
十地经论义记
粪扫衣十利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出家人完全禁欲有三种原因
向菩萨求财不灵验的原因

偏执无生之理,轻视往生之事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品下生

边地疑城往生
慧律法师《去贪则清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