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行为之规范或例行之礼仪作法。一般指比丘、比丘尼等日常行为之规矩礼仪。又净土宗之念佛有寻常、别时、临终等三种行仪。 p256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资持记释云:“初句通标制重。能下,举事别释有三。初成逆业,破僧立佛醉者人必不信,所以除之。二、能破戒,一切者...【胜军】 梵名Jayasena,音译阇那犀那,七世纪时印度著名居士、论师。在《大唐西域记》、《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植物)Rudrāksa,树果名。译曰天目。由叶之形取名。如樱桃颗,紫色,名金刚子,堪为数珠,金刚部念诵人,即用此...【遍行因】 p1123 如障碍中说。 二解 如大毗婆沙论十八卷九页至十九卷九页广说。彼云:云何遍行因?答:前生见苦所...众生于六道迷界中之轮回流转可大别为分段、变易等二种生死,诸论书就此二种又别立新说,而有“七种生死”之说。(一...(名数)唐善导释观经分三序:一证信序,如是二字也。二化前序,我闻已下五事是也。三发起序,如常之别序是也。是为...梵语 nirmānaksetra。乃佛为初地以前菩萨、二乘及凡夫所方便示现之国土。又作变化土、应化土、方便化土。系三土或...智波罗蜜,梵名 ārya-jāna-pāramitā,音译阿利也惹娘曩波罗蜜多。十波罗蜜菩萨之一。为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虚...梵名 Mūlārādhanā。系印度耆那教空衣派僧西瓦亚(梵 ?ivārya)所编纂,由二一七○偈组成。ārādhanā 一语,...(修法)依请观音经祈祷观音之法也。于疫病之时修之。...制止罪恶之门。如来悲德所垂,五逆十恶一律摄受,是为化门;如来智德所发,制止诸恶,毫不容赦,是为制门。以上二门...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
由此故知,定无实我,但有诸识,无始时来,前灭后生,因果相续,由妄熏习,似我相现,愚者于中,妄执为我。 所以我...
一日,净饭王往诣佛所,见到迦叶一千人等诸沙门形体枯瘦,心想:这些比丘虽然一心精进,却无庄严的外表,我当劝发宗...
汉字除了是语言外,还蕴含着我们老祖宗的深刻智慧,以及丰厚的人生哲理。参悟汉字玄机,是学习为人处世,是体悟人生...单位和家之间的路途有点远,又不在公交线路上,遇上紧急的事,我常打摩的。一次,上班要迟到了,坐摩的到单位,一摸...
净土法门有两种的修学,一种叫做事持,一种是理持。 事持就是说,我没有找到我一念的清净心,所以我自己的能量开显...
1、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我认为素食者的人生态度,乃是出自极单纯的生理上的平衡状态,因此对于人类的影响应是有所裨益...
那为什么释迦牟尼佛无量劫来早成正觉?这个理念是出自《法华经》。无量劫来早成正觉,不是这一世成佛的。对于钝根的...
自古以来佛家有一句成语说:一子持斋千佛喜,九玄七祖能超生这倒是事实。一句佛号能消灾解怨,凶煞之地化为清凉。诸...
行仪
【佛光大辞典】
上篇:佛见 | 下篇:行履 |
(252?~312)西晋时代之思想家。河南人,字子玄。早岁即精通老庄,结交王衍等清谈之士。辩才无碍,人称魏之王弼再...
饮酒戒制重之意
胜军
鸣噜捺罗叉
遍行因
七种生死
三种序
化土
智波罗蜜菩萨
根本成就论
请观音法
制门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控制心识的两种力量

逆境恶缘也是帮助我们成道的善知识

12个最内涵的汉字,道尽人生真谛
认定你这个朋友

如何理解净土法门的事持与理持

世界名人谈素食

相信佛的寿命无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