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色尘;盖,覆盖之意。以色、声等色尘能覆盖真性,故称为色盖。 p254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定】 p0806 成唯识论五卷十九页云:云何为定?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谓观德失俱非境中,由...位于山西临汾西南。规模敞朗,建筑巍峨。创建年代不详,现存者系元明遗物。山门内有明代所塑二金刚峙立,刚劲雄壮,...(一)指上行菩萨(梵 Vi?ista-cāritra)、无边行菩萨(梵 Ananta-cāritra)、净行菩萨(梵 Visuddha-cāritra)、...(名数)俱舍论所说:一贪,二瞋,三慢,四无明,五见,六疑。唯识称之为六根本烦恼。见俱舍论十九。...(术语)菩萨十地之第十。大法之智云遍注甘露之雨之位也。...Wudenghuiyuan 中国佛教禅宗史书。20卷。宋淳祐十二年(1252),一说绍定间杭州灵隐寺普济编集。有宋宝祐元年(...大展坐具以三度礼拜。即禅僧对本尊或尊宿所行之礼式。敕修百丈清规卷上请新住持章专使特为新命煎点条(大四八·一一...因明用语。指六种不决定之过失。为因明因十四过中之一科。与“四不成”、“四相违”相对。即在因明论式中,具有因三...亦名:尸弃如来略戒经 子题:空劫无佛、聪明人、尸弃佛、七佛 含注戒本·七佛略戒:“譬如明眼人,能避险恶道。世有...(术语)Upāsaka,梵称优婆塞,译云信男,又云信士。在家之信者,受三归五戒或八斋戒者。通俗编曰:今人出财布施曰...【净感所缘】 p1002 瑜伽二十七卷十七页云:云何净惑所缘?谓观下地粗性、上地静性。如欲界对初静虑,乃至无所有处...佛说盂兰盆经...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
佛法有两个目的,第一是修福,第二是修慧,即福慧双修。福主要指我们外在所依存的环境;慧就是我们内心对事物本质的...去年底,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王雷泉教授作客人民网,谈了他对禅的定义、佛教...
戒法 戒法者,佛为优婆塞优婆夷所制之五戒八戒,式叉摩那之六法戒,沙弥、沙弥尼之十戒,比丘之二百五十戒,比丘尼...
根本烦恼,是最顽固的不良情绪。这类情绪有六种:贪、嗔、痴、慢、疑、邪见。 为什么叫根本烦恼?前面的小随烦恼、...
问: 弟子现在已经六十九岁,应以自己的往生为重,还是继续地为子女操心?如果以往生为重,会不会显得自己太自私?...
从五蕴当中的执着,你可以把人分成三种人:第一种人是追求成败得失,这种人生死业力就最重,他完全活在外境;第二种...
《大智度论》里讲到一位贫穷的画家,很有意思。他是在另外一个国家做画师,做了十二年,赚了三十两金子。十二年就赚...有一天,一个小职员正在赶着去上班,这天他的公司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会议中的表现关乎到他能否升职,所以他绝不...
色盖
【佛光大辞典】
上篇:色境 | 下篇:色蕴 |
(术语)梵语菩提,新译曰觉,旧翻曰道。道者通之义,佛智圆通无壅,故名之为道。道有三种:一声闻之所得,二缘觉之...
定
普净寺
四菩萨
六随眠
法云地
五灯会元
大展三拜
六不定过
第二佛略教偈
信士
净感所缘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这两个念头,让你最快速增长福慧
王雷泉教授谈禅悟人生

戒法、戒体、戒行与戒相

降伏顽固的不良情绪

想要主宰你的子女,这地方就有问题了

我们的执着不同,就带动了不同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