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展坐具以三度礼拜。即禅僧对本尊或尊宿所行之礼式。敕修百丈清规卷上请新住持章专使特为新命煎点条(大四八·一一二四中):“二展叙寒温,触礼三拜,送住持出,再归堂烧香大展三拜,巡堂一匝。”又有大展九拜礼,即三行大展三拜,为最敬最上之礼,乃于佛祖忌日时,向导师所行之礼。其他另有大展一拜、同展三拜、两展三拜等礼式。[联灯会要卷十五、禅苑清规卷二请知事条、禅林象器笺礼则门](参阅“触礼”6805) p83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譬喻)慈恩之河。性灵集八曰:恩河深而无底,德山峻而冲天。...子题:出家之人以身戒心慧为本、灭佛法、住持之士 行事钞·诸杂要行篇:“ 出家之 人 , 以身戒心慧为本 ,不得造经...(譬喻)譬生死之境界也。往生论注上曰:长寝大梦莫知悕出。...梵名 Buddha-locanī。又作佛眼部母、佛眼明妃、佛眼尊、虚空眼明妃、能寂母、金刚吉祥眼、一切如来佛眼大金刚吉祥...(术语)言我得增上之法而起慢心也。如未得圣道,谓为已得是也。七慢之一。俱舍论十九曰:于未证得殊胜德中,谓已证...【八种分别】 p0077 瑜伽三十六卷二十页云:云何名为八种分别?一者、自性分别。二者、差别分别。三者、总执分别。...(物名)所谓业镜是也。在阎魔厅罪人一生恶业之事实悉现前令当人见之。此净玻璃镜之名,出于伪造之十王经,不足取。...(佛名)释迦如来之变身,五佛顶尊之一。坐于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释尊左第四。梵名帝聚罗(火聚),斫羯罗,缚哩底,...一、覆身离羞耻而具惭愧; 二、离寒热蚊虫; 三、示沙门之相,见者欢心,离邪心; 四、是人天宝幢相,...【阿罗汉非善士趣】 p0780 大毗婆沙论一百七十五卷七页云:问:何故阿罗汉非善士趣?答:亦应说阿罗汉为善士趣...又作知目行足。略作目足。谓智(智慧)如目,行(行业)如足,须两者兼备,始可达到菩提。据大智度论卷八十三载,须...普贤菩萨行愿赞...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问: 弟子听过一个公案,有位修行人一直在山上闭关修行,自认为到了一定境界修行成就了,于是准备下山,下山途中遇...
问: 印光法师十念法,是十口气念佛还是念十声?临终十念是十声念佛吗? 宏海法师答: 首先讲临终念佛,如果按照经...
一次上山,有道友问师父:为什么这个世间常看到好人不得好报? 师父说:因果错综复杂,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一生,如果...修行人要让众生有解释的机会忏悔的余地,不要咄咄逼人。就像如果一位出家人犯了戒律,或在家居士过去曾造了很多杀业...
念佛是靠我们的信心和愿力,心清清净净地念,是要把心真正放在佛上面。如果明天我和世间的因缘就尽了,更是不能浪费...很多人说,距离金子三英寸远讲的是关于机遇的故事。可是,机遇背后呢? 故事是这样的: 几十年前美国人达比和他叔叔...
问: 师父,我做这么多功课,为什么佛菩萨没有感应呢?" 良因法师答: 第一个原因是没有定课,或者是定课不够。一...人们常说,终日念佛,为何无法往生?截流大师告诉你答案!截流大师洞悉净业行人虽终日念佛,往生成就者鲜少的原因,...
大展三拜
【佛光大辞典】
上篇:大夏 | 下篇:大峰山 |
位于四川峨眉县。为峨眉山下第一大寺,古称慈福院。传说轩辕氏曾在此地问道。本寺历代数度遭火灾,民国重修。正殿供...
恩河
僧众本务
大梦
佛眼佛母
增上慢
八种分别
净玻璃镜
火聚佛顶
袈裟十利
阿罗汉非善士趣
智目行足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大藏经】教观纲宗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对境炼心才是真修行

「十念法」到底怎么念

善恶因果,错综复杂
慧律法师《律己与宽人》

把心真正放在佛上面
机遇有时就差那么一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