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存在与非存在。自性,梵语 svabhāva,即自身,指存在而固定之实体;无自性,梵语 asvabhāva,即非自身,指非存在而不固定之实体。后者系佛教之基本观点,尤以般若经与龙树之中论特别阐释此说。(参阅“自性”2524、“无自性”5083) p252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亦名:不藏物塔中戒开缘、塔中藏物戒开缘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不藏物塔中戒。除病,为坚牢故藏,余难缘如上。”...(明王)译曰甘露瓶。常略名军荼利明王,五大明王之一。...禅林用语。谓有得(利益)必有失(损失)。即肯定一方时,则相对地否定他方。义同“拈得鼻孔失却口”。景德传灯录卷...于佛教,以印度为阎浮提大州之中地,而称印度以外之地为边州。 p6708...(术语)一实之道也。六十华严经六曰: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八十华严经十三曰:诸佛世尊,唯以一道,而得出离。...子题:极教 行事钞·说戒正仪篇:“入堂时,便合掌恭摄致礼。说偈言:‘持戒清净如满月,身口皎洁无瑕秽。大众和合...为“生变”之对称。唯识家就诸识之变诸法,分别为因能变(生变)和果能变(缘变)两种。果能变之变,为变现之义,非...【诸缠断】 p1345 显扬三卷十五页云:一、诸缠断。谓由四种对治故;远离现行诸烦恼缠。四对治者:一、散乱对治,二...(名数)人之一生有胎内之五位与胎外之五位。俱舍论十五曰:胎外五者:一婴孩,二童子,三少年,四中年,五老年。...心、佛、众生三者没有差别的意思。众生本具的自性清净心,凡圣一如,本无差别,其差别只在迷悟两字而已,迷失了自性...位于四川峨嵋山金顶,其后为金顶正殿。金顶正殿古名永明华藏寺,瓦、柱、门、窗、壁等,皆以铜及合金铸成,为峨嵋诸...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金光明最胜王经...
社会上很多人看到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常常抱怨说:好人无好报,恶人活逍遥。现在根本没有正义可言,对善有善报,恶有恶...《律海十门》八戒近住分别门第四云: 一日夜不晚黄昏食,若过中食界限,乃至明日东方日出之间,于干饭、饼饽汤面等...
一、无心可安即可开悟 有一个相当著名的公案: 禅宗的二祖慧可向初祖达摩请法云:诸佛法印,可得闻乎?达摩云:诸佛...
世人无论见不见鬼,都常说见鬼;无论怕不怕鬼,都乐于看到鬼之传奇的上演。在上古时期,人们就有了鬼的观念,《左传...问: 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很多地方都会闹鬼。 方海权答: 鬼并不可怕。造罪才可怕。一造罪,到处是鬼,因你的心是...
讲到重罪、重业,一定是第一,心非常猛利;第二,跟外境有关系。 四、由事故重谓若杀害大身傍生,人或人相、父母兄...
普通人都以为成佛是件难事,其实并不难。佛和众生都是一种观念功夫所成。佛一念具足十法界;众生一念也具足十法界。...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佛说八大人觉经》 这是修布施平等...
自性无自性
【佛光大辞典】
上篇:自性清净佛性观 | 下篇:自性善 |
(杂语)王摩诘胡居士卧病诗曰:既饮香积饭,不醉声闻酒。...
藏财物佛塔中戒开缘
阿密哩多军荼利明王
一得一失
边州
一道
说戒是极教所遗摄僧根本
缘变
诸缠断
胎外五位
三无差别
金殿大寺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如何看待「好人无好报,恶人活逍遥」
过午不食

如何才是开悟

饿鬼--奔突在饥渴与恐惧中的魅影
为什么很多地方都会闹鬼

对哪些对境造业,业果会越重

人们都以为成佛是件难事,其实并不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