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种子依、根本依。为心、心所法中三所依之一。一切有为法,皆依各自之种子而生起,若离种子之因缘,则决无生者,故一切种子为诸法之因,又为诸法依生之所依法,此即因缘依。瑜伽论所称之“种子依”,仅限于种子生起现行之一面,然而无阐释种子生种子及现行薰种子时互为因缘之义,故唯识论广说“因缘依”之义,以代“种子依”之说。成唯识论述记卷四末(大四三·三七九上):“若言种子依,即唯现行法有种,种望种子,应无此依。今言因缘依者,令知宽遍故。”总之,“因缘依”若以狭义解释之,则与“种子依”同义,乃仅指诸法之种子而言;若以广义解释之,则薰生种子之现行法,及引生后念种子之前念种子,皆为因缘依。[瑜伽师地论卷一、卷五十五、成唯识论卷四](参阅“所依”3247) p230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指阿弥陀经所举之已发、今发、当发三愿。即:(一)已发愿,已往所发起往生净土之愿心。(二)今发愿,现今所发之愿。(...又作污道沙门。为四沙门之一。沙门,为出家修道者之通称。坏道沙门,指沙门中违犯禁戒、染污佛道而无惭愧心之伪善者...【摩醯首罗】 大论:此云大自在,正名摩诃莫醯伊湿伐罗,八臂三眼骑白牛。普门疏云:楼炭称为阿迦尼吒,华严称...(经名)十卷,唐般若,牟尼室利同译,有十一品。陀罗尼功德仪轨品,金刚手问诸佛等视众生,云何但言守护国主。佛言...凡三卷。日僧荣西(1141~1215)着。为日本最早之禅书。荣西系将临济宗黄龙派之禅宗自中国传至日本之第一人,虽受南...(一)指天台宗所立化法四教中之通教及圆教。“事教”之对称。依所诠释事理之范围,以欲、色、无色三界而分界内、界外...是不住一切相,也就是不著空有两边的相。诸相虽多,不外我、法,只要明了凡所有的我、法诸相,都是虚而非实,妄而非...梵语 sthavira,巴利语 thera。音译悉他薛罗、悉提那。又称长老、上腊、首座、尚座、住位等。乃三纲之一。指法腊高...信受所闻所解之法而无疑心,亦即远离怀疑之清净心。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大二·一八八上):“何等为信力?于如来所起...手之一指。楞严经卷六载,若如来灭后,有一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于如来形像前身燃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热一香炷...(地名)达磨之塔所也。塔记曰:大师化缘已毕,传法得人,乃端居而逝,即大同二年十二月五日也。葬于熊耳山,起塔定...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
问: 业障烦恼覆蔽身心时,是否一定须念《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和其他经咒?还是单念南无阿弥陀佛更佳?...人往上爬,水往下流这是物各有其性。人不往上爬那是没有志气的人,水不往下流除非是有物把它堵起来,这是很浅显的道...
经常有人会问如何修行最快捷,诵哪一部经最有功德,持哪一个咒最灵验其实无论诵经、持咒、念佛,所有修行法门都没有...惠能大师谓惠明曰:「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又曰:「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
常常说到口业四种过:恶口骂人、妄语欺骗、两舌离间、绮言有损。前三种口业过失,相状粗显易知,关于绮语今略作讨论...
柏林禅寺在唐朝出过一个伟大的禅师赵州从谂禅师,他的舍利塔现在还在这里。赵州禅师有一个话头,成为禅宗修行的一个...
我们看第十七,乐如漏尽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正觉。 我们前面讲到正报的身心,...
【修行以念佛为稳当。及真歇了(禅师),谓净土一法,直接上上根器,傍引中下之流。又曰,洞下一宗,皆务密修,以净...
因缘依
【佛光大辞典】
上篇:因缘生死 | 下篇:因缘性 |
【五种居处】 p0261 瑜伽九十九卷十页云:云何居处?谓五居处。一、苾刍居处。二、苾刍尼居处。三、外道居处。四、...
三发愿
坏道沙门
摩醯首罗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
兴禅护国论
理教
不住相
上座
信心
一指
熊耳山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业障烦恼覆蔽身心时,需要念往生咒吗
源断流枯

行四事能令菩萨速得陀罗尼法
圣严法师:如何能明心见性

善护口言,切莫落在绮语之中

众生最大的也是最难断的贪

往生到极乐后的正报身心相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