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假之一。名,为事物之名称,能诠显义;假,为虚而不实之意。于诸法和合上施设种种名称,称为名假。此乃因“名”非为诸法之本体,而系为诠表诸法之一种方便施设,故一切“名”,皆称为名假。若于名假之中,取能成之义,即为法假;取所成之义,即为受假。[大乘义章卷一、大乘玄论卷一](参阅“三假施设”604) p225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不定性聚】 p0327 俱舍论十卷十九页云:正邪定余,名不定性。彼待二缘,可成二故。...(饮食)又曰毗笈摩。药名。探玄记二十曰:频伽陀药者,具云毗笈摩,此云除去,谓能除去毒恶故。慧苑音义下曰:毗笈...【无明】 p1040 瑜伽八卷三页云:无明者:谓由亲近不善丈夫,闻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运失念故;于所知事,...(杂语)Moha,又作慕何。译曰痴。...又作累七、累七斋。即人死后至七七(四十九)日间,每隔七日营斋供养追悼。释氏要览卷下(大五四·三○五中):“人...【非俱住法】 p0713 品类足论六卷十五页云:非俱住法云何?谓无为法。无住相故。...(一)指如实知见无明、行等十二支缘生法之智。[杂阿含经卷十四] (二)依佛所教之理法,而设法门解说之智。[解深密...(地名)恒河也。法显传曰:城接恒水有二僧伽蓝。...为十法界之一。又作声闻法界。指听闻佛之声教,观察四谛之理而证得阿罗汉果,入于灰身灭智之无余涅槃之境界。[法华...(名数)十住十行十回向为三贤,初地乃至十地为十圣。贤者发似解而伏惑之位。圣者发真智而断惑之位。于此该收菩萨乘...(一)指受佛敕,不入涅槃,永住世间护持教法,饶益有情,令彼等得胜果报之四大阿罗汉。然诸经论所举之名称不一:(一...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
一、施舍与菩萨道 布施、智慧与解脱布施通常分为财施、法施和无畏施,这种解释侧重的是布施的内容。而换一个角度来...
我们佛教信徒都知道,出家人在早、中饭前都要唱念二时临斋仪(即供养偈和供养咒),然后才可用斋。但我们很多人都只...一、前言 佛陀最初在菩提树下成道时,曾感叹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能德相,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
我们无量劫来,每一期的受生都不是很如意,每一个人成长过程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挫折、不如意的事情,所以我们会自甘卑...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法门?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阿难:此法门名说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亦名说十二...有一个皇帝想要整修在京城里的一座寺庙,他派人去找技艺高超的设计师,希望能够将寺庙整修成美丽而又庄严。后来有两...
问: 法师,您讲烦恼即是菩提,是诸佛菩萨才能够到的水准。我们现在的水平,烦恼是烦恼,菩提也是烦恼。因为满眼都...
《地藏十轮经》上说,世间一切令人感到舒适的用具、一切利益与安乐,都来自对三宝的供养;因此,追求舒适、利乐的人...
名假
【佛光大辞典】
上篇:名相 | 下篇:名欲 |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不犯者,彼谏者痴不解语,言汝还问和尚阇梨学问诵经;若其事实尔者,不犯。”(含注戒本卷...
不定性聚
频伽陀
无明
谟贺
斋七
非俱住法
法住智
恒水
声闻界
三贤十圣
四大声闻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布施、智慧与解脱

「二时临斋仪」的内涵
十法界

安住清净本性,破除自我设限

《药师经》三个经名的含义
心就像是一座寺庙

这些问题,念佛到位了都能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