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愍,梵名 Tathāgata-mrditā(mreditā),音译怛他誐多母隶胝多。此尊列于密教胎藏现图曼荼罗释迦院内列北方第二位。密号为教令金刚。据诸说不同记所载,四无量尊及如来愍菩萨,或即五净居天。其形像为全身呈肉色之天女形,着[衤*盖]裆衣,垂仰右掌,持荷叶,叶上盛花,左手持宝珠,珠上有光焰,面稍向左,交脚坐于荷叶上。三昧耶形为宝花或宝珠。印言为悲愍菩萨之印言。[大日经卷二真言藏品] p235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界所依者,谓欲界等所摄身。趣所依者,谓五趣所摄身。洲渚所依者,谓赡部洲等。村田所依者,谓若依此村田而有即用此...曼陀罗,梵语 māndāra, māndārava, mandāraka,意译天妙、悦意、适意、杂色、圆、柔软声、阒、白。又作曼陀勒...比喻烦恼之杂多厚重。因烦恼非一,故称为重。摩诃止观卷一上(大四六·三中):“大悲怜愍一切无闻,如月隐重山,举...(物名)法螺之贝与钓钟。皆寺中之道具。不空罥索经十八曰:若加持螺,诣高望处,大声吹者,四生众生,闻螺声者,灭...【空甚深相】 p0789 显扬十五卷十页云:云何甚深相?颂曰:甚深相、应知取舍无增减。论曰:随前所说无二道理,...亦名:洗足具 子题:非行来处 行事钞·钵器制听篇:“(洗足具)五分,非行来处;若大小便及洗手脚时,听着屐。四分...念佛三昧的美名,因念佛即是三昧中的至宝。...指心识四分中,见分缘虑外尘而生之外尘影像。此为见分缘虑外尘之气分,故又称缘气。又为所缘之事相,而非能缘之心性...(术语)近六波罗蜜之波罗蜜也。菩萨自初地至第七之间,在漏无漏间杂位,因烦恼而故意修行,非任运无功用修行也。此...四谛即苦集灭道四谛,谛谓真实不虚,如来亲证。佛成道后,至鹿野苑为五贤者始说此法,是为佛转法轮之初,故称初法轮...受戒时,总括受之,称为通受;一一个别受之,则称别受。又作通授别授、总受别受。受三归时,初归依佛,次归依法,后...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
001、阿若憍陈如尊者 阿若,意为了解,或译初知、已知、了教、了本际、知本际、无智;憍陈如,为其姓,意为族者。《...
佛祖出世。说般若之法。教人修行。必以般若为本。般若梵语。华言智慧。以此智慧。乃吾人本有之佛性。又云自心。又云...
印光大师教我们,佛法从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就有一分利益,有十分恭敬就有十分利益。忏公师父更常提示我们:「竭诚...
真如法性,生佛体同。迷悟攸分,凡圣迥别。欲复本有之心性,须断幻妄之惑业。欲断惑业,非严持净戒,力修定慧不可。...问: 平常我念佛可能只有两个小时,我不可能一直念佛下去,我怎么面对人、事、物,把它沉淀?比如说,任何刺激,我...
【随住如是诸佛国土。若入具足世路光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得无碍智。能修种种清净事业。随住如是诸佛国...
这修行都得有一个外缘帮助,有房子住,有饭吃,这就是因缘成就,丛林就有这个好处。你一个人住到深山里边,如果你真...虽然不是全部如此,但外在还是经常体现内在。为此,我们接物待人时,首先,要观察外在,如言语、行状等,即所谓的察...
如来愍菩萨
【佛光大辞典】
上篇:如来慈菩萨 | 下篇:如来腰菩萨 |
(物名)宝珠名。释氏要览中曰:隋虎丘惠聚法师,汝南周弘正常嘉叹也。...
依
曼陀罗华
重山
贝钟
空甚深相
听门众具中洗足具
宝王三昧
缘影
近波罗蜜
四谛
通受别受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五百罗汉介绍

憨山大师论般若

圣人的血泪

笃修净业临终预知,念佛往生之贞女典范
用什么简单方法处理24小时的妄想

地藏菩萨晨朝入定度众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