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公案名。据从容录第九十则载,仰山慧寂曾于梦中往兜率净土弥勒之所,坐于第二座,时尊者谓(大四八·二八五中):“今日当第二座说法。”仰山乃起而击槌谓:“摩诃衍法,离四句,绝百非,谨白!”随即下座。摩诃衍(梵 mahāyāna)法,大乘法之意。四句,指四种基于判断或论议之立场所设立之假名概念;百非,指百种之否定。盖所谓大乘说法,绝非四句或百非等假名概念所能言说之道理,而须超越各种迷执邪见,达于言亡虑绝之境地。故仰山以“离四句,绝百非”为大乘法之真义,乃直示日常行持即是佛作佛行之活泼示现。[无门关第二十五则、五灯会元卷九、禅林类聚卷五](参阅“四句百非”1676) p217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对治离”之对称。谓究竟脱离妄执。如此则无所治之妄执与能治之净法,归于绝对平等之理。据大乘起信论谓,染法与净...指净槌。即僧家将进食时,所鸣之槌。据清异录释族引饭大师条所载,净槌由维那掌之,丛林视为引饭大师。 p1394...【富单那】 此云臭饿鬼,主热病鬼也,亦名富多罗。...【上品道】 p0231 瑜伽一百卷二十一页云:上品道者:谓能对治下品烦恼。...(经名)具名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五卷,隋阇那崛多译。佛在王舍城竹园放光集众。以贤护菩萨为对场而说法。与般舟三...又名六喻。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以梦、幻、泡、影、露、电等来比喻世间的一...指行为之规范或例行之礼仪作法。一般指比丘、比丘尼等日常行为之规矩礼仪。又净土宗之念佛有寻常、别时、临终等三种...【见处法】 p0639 品类足论六卷十一页云:见处法云何?谓有漏法。...(杂名)无疑之信心也,又无垢之净心也。中阿含经四十一曰:清净心尽脱淫怒痴,成就于三明。胜鬘宝窟上本曰:清净心...(术语)心为万法之根源,故曰心源。菩提心论曰:妄心若起,知而勿随。妄若息时,心源空寂。万德斯具,妙用无穷。止...(一)梵语 mana-indriya。六根之一,二十二根之一。“根”为能生之义。六根中之前五根所对之境为四大(地、水、火、...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
业力固然不可思议,但愿力也更不可思议;众生心地无明,受无明支配,不得洞彻诸法实相,生心染污五欲六尘,因而造作...龙树菩萨为南天竺国一大富贵人家之子,于树下诞生,因入龙宫而悟道,故以龙树为名。龙树菩萨年少聪慧,于襁褓时即听...
或问:何得文中,彼佛有声闻弟子。答:此暂有终无,至下释文中当辩。 又问:厌苦趋乐,似专自利,何名菩萨。 答:求...
参禅人,在散乱心中参禅,不是妄想打工夫叉,即是工夫打妄想叉。何以故?正要用工,妄想拥拥而来;知道妄想来的这个...
极乐世界虽去此百万世界,论其迹则不胜其远,然佛之慧性,含虚空世界,故无所不在。是以一切众生举意动步,皆在佛之...清晨,佛陀率领着五百僧侣,由舍卫城缓缓的往摩竭国迈进,一路上庄严的队伍,吸引了大批群众前往顶礼供养。乞食毕,...佛说:一切世间人们为善作恶所得的因果报应,就像影随着形一样,丝毫不会有差错的。可是世人不信,说是虚妄的说教。...
现在有许多人不信因果,那有什么希奇呢?现在教育不同了。我们过去中国文化、外国文化,基本上人类文化过去是无形中...
仰山谨白
【佛光大辞典】
上篇:仰山随分 | 下篇:仰月点 |
(人名)姑苏开上人。传记不详。释门正统三曰:襄阳啖蛤,姑苏饵虾。...
究竟离
引饭大师
富单那
上品道
大集经贤护分
六如
行仪
见处法
清净心
心源
意根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业力不可思议,但愿力也更不可思议
龙树菩萨的出家因缘

求生极乐是贪心吗

到此放开手来用工,处处是得力处

念佛的现世感应
文殊菩萨度众的智慧
不必计较以往的得失,但种未来的福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