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四册。佛教地理名著,佛教书局出版。包含九华山志、普陀洛迦新志、峨眉山志、清凉山志等四书。卷首有印光等人之序文,且有图片。此九华等四山,相传为地藏、观世音、普贤、文殊等四大菩萨应化之道场,故在我国佛教界有“四大名山”之称。此四书收辑有关四大名山之地理、菩萨圣迹、高僧事迹、塔铭、护法诗文等。 p165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世界坏灭时所起大三灾之一。彼时,水由地下水轮涌出,注大洪雨,雨滴甚粗,或如车轴,或如杵,历多年而不止,第二禅...(杂语)一亿也。希麟续音义曰:一俱胝,梵语数名,此翻为亿也。...“外道”之对称。佛教对于其他教门而称自教之教法为内道。有关内外道之分别,各家说法不一。据北本涅槃经卷十七载,...【三自性与知断证修】 p0215 瑜伽七十四卷二页云:问:三种自性,几应遍知?答:一切。问:几应永断?答:一。问:...(杂语)尸弃于林中也。即四葬中之林葬。...(故事)婆沙论九十九曰:大天虽犯三逆罪,然善根未断,深生忧悔。闻沙门释氏有灭罪法,遂诣鸡园寺,于其门外闻一苾...众生的身语意三业与如来的三密,入我我入,无二分别,叫做三密相应。...指心识起作用之时。为“无心位”之对称。据瑜伽师地论卷十三所举,无心睡眠位、无心闷绝位、无想定位、无想生位、灭...【令住】 p0530 杂集论十卷十页云:令住者:摄外攀缘,内离散乱,最初系心故。...(杂语)传心法要下:问何者是精进?师云:身心不起。是名第一牢强精进。才起心向外求者,名为歌利王爱游猎去。心不...即开除执著于佛陀伽耶成道之佛为近成之佛,而显示久远实成之本佛;即法华本门之开显。此系天台宗对于法华经所作判释...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
过祖师关 参禅人,根器有大小不同,力大直透三关,力小透两关,力再小,透个祖师关;还费了多少曲折,吃了多少辛苦...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好的命运,能够受人尊重、能够长寿、能够有智慧、能够社会地位豪贵、能够有富财,这是从...人的苦乐就在一念间。一个人如果转变观念,他就不苦了。师父告诉我们:心在哪里,命就在哪里。念头是开关,一开就光...
复有十二支缘起,是名分别爱非爱缘起。以于善趣恶趣,能分别爱、非爱种种自体为缘性故。 这个业种子要从种子而转成...宇宙间各类的众生,有各各的生活方式不一样,人有富贵贫贱其生活方式也不一样,各各的福报和业报不同的缘故。有福的...
佛教弟子,不消谈得。就是佛教徒,但因为善根浅薄的原故,皈依佛法的人虽多如牛毛,而毕竟成佛的仍稀如麟角。佛教原...
须知一句阿弥陀佛,以唯心为宗。此唯心之义,须以三量楷定。三量者,现量、比量、圣言量也。 现量者,谓亲证其理也...
这是对于一般学佛弟子,一时无法马上改过吃素的人,个人的立场有种种不便,给予他们一种权宜方便之法,令他们逐渐对...
四大名山志
【佛光大辞典】
上篇:四大名山 | 下篇:四大弟子 |
(杂名)Aruṇa,又作阿楼那,阿卢那。时名。或曰萨埵。译言明相,即晓时也。见开宗记三末,名义集二。又译曰赤色。...
劫水
一俱胝
内道
三自性与知断证修
施林
大天五事妄语
三密相应
有心位
令住
第一牢强精进
开近显远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参禅破宗门三关

好的命运从哪里来
众生是福慧的源泉

大乘生命缘起正见的两个重点
偷来的享受

戒为无上菩提本,修行应一门深入

一句阿弥陀佛,具足四重宗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