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来诸家解释法华经时,大多将法华经判立为本、迹二门,即以法华经前十四品为门,犹如正觉始成之新佛;后十四品为本门,犹如久远实成之本佛。以本门开伽耶始成之近迹,而显久远实成之本佛,此即开迹显本、开近显远,亦即本门开显。(参阅“本迹二门”1965、“开近显远”5307、“开迹显本”5308) p196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乐果】 涅槃之妙体,离一切生灭,谓之乐;此妙乐为菩提所得之果,故称乐果。《观经玄义》曰︰‘开示长劫之苦因,...梵语 nimitta,巴利语同。全称瑞相(梵 pūrva-nimitta,巴 pubba-nimitta)。又称瑞应、奇瑞、祥瑞、灵瑞。即显现...位于浙江鄞县东。略称育王山。旧称鄮山。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一说三年,或泰始元年),慧达(俗名刘萨诃)至鄮...(杂名)又作蹇特,悉达太子之乘马名。...【陀罗那】 梁言持,亦云喇拏,此云能持。...(杂名)禅林之称,谓僧堂也。...又作空宗、无相宗、中观宗、无相大乘宗、无得正观宗、嘉祥宗、提婆宗、般若宗、破相宗。我国十三宗之一,日本八宗之...为唐代同安常察禅师所撰十首偈颂“十玄谈”之一。其中之第四首“尘异”,系阐释人人本具之佛心印虽入尘俗之中,仍一...梵语 paca-bhojanīya。又作五正食。食物一般分为五嚼食(又作五不正食)与五啖食。五啖食即饭、麦豆饭、麨、肉、饼...【四护】 p0399 瑜伽十四卷十页云:又有四护,能令已入佛圣教者,爱乐圣教,一者命护,二者力护,三者心烦恼护,四...华译为别解脱,是戒律的别名,因受戒能使身口意恶业,别别解脱。...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一)长寿: 因为人们听经和读经以后,不造杀业,所以施者将来能感到长寿的果报。 (二)大富: 因为人们听经和读...
一、古以写经增福延寿 抄经,古称写经,即书写佛教经典。大乘佛教特别强调受持、读诵及书写经典的功德,如《法华经...
从今生的角度来看,我们今生造了很多的业,那么到底什么业会被激发出来,临命终就很重要了。临命终是业力激发的时候...
布施应有的三因缘(物净、心净、福田净) 布施,梵语音译为檀那、檀,即是将自己所具之财物、体力、智慧(知识)乃...
所有经典的学习,是改造思考模式。我们尽量养成布施的思考模式,有东西尽量试着跟人家分享,养成持戒的思考模式,为...
这一段时间,不管是在微博还是微信,真可谓被这个股市的话题刷了屏,简直刷到人眼晕,就连我们平时根本就不关注的人...第一法印是诸行无常。 没有任何东西能够连续两个刹那保持不变。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孔夫子在...
大修行者有大福报,大修行者有大功德。比如:一个修行者向佛菩萨祈求一个孩子, 便生福德智慧之男或生端庄有相之女...
本门开显
【佛光大辞典】
上篇:本初佛 | 下篇:本相 |
亦名:突吉罗篇释名 子题:式叉迦罗尼、应当学、众突吉罗篇、学行成就 资持记·释释相篇:“众学篇,罪无限量,故云...
乐果
瑞
阿育王山
犍德
陀罗那
坐堂
三论宗
尘异
五啖食
四护
波罗木叉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经说法有五种福报

抄经的十大功德利益

临命终是业力激发的时候

佛开示布施应有的三因缘

布施的重点在于改造思想

股市诚可贵,生命价更高
三法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