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pūrva-dvitīya。音译作褒罗那地耶。又作故二。指比丘在家时之妻。本,即故旧之义;相对于出家时,而称在家为本。二,为配偶之义。本二,即旧时之配偶。五分律卷一(大二二·三中):“我共本二作不净行。”[玄应音义卷十四] p194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名数)一百岁至减劫名常。诸菩萨若住百千万亿岁若一劫乃至八万劫后入灭,是名为常,是即久远住世名为常,非不变不...(杂语)文殊虽为助释迦之化,一时现菩萨之因位,然三世皆为果上之如来。过去称为龙种上佛,又名大身佛,神仙佛,现...(1094~1164)宋代临济宗大慧派僧。号卍庵。潼川(四川)飞鸟人,俗姓鲜于,乃名儒家系。幼年从净安之谏律师试经得...即禅宗所称之金波罗华。昔时,梵天王捧金色波罗华请世尊说法,世尊登座后,拈一枝花示大众,众皆默然,唯迦叶解佛意...(杂名)毗蓝风也,毗蓝又作毗岚。暴风名。弘明集序曰:须弥峻而蓝风起,宝藏积而怨贼生。...【六识通三性摄】 p0307 成唯识论五卷十一页云:此六转识、何性摄耶?谓善不善俱非性摄。俱非者:谓无记。非善不善...(杂名)清净而无垢染也。又曰无漏。...(人名)宋舒州白云山守端禅师为杨岐会之法嗣,五祖演之师也。见续传灯录十三。...【那落迦中有几不善业道】 p0698 俱舍论十七卷六页云:论曰:且于不善十业道中,那落迦中,三通二种。为粗恶语...西方净土之菩萨,具足十三力,而能自利利他。即:(一)因力,宿世之善根力。(二)缘力,善智识之教诲力。(三)意力,如...(譬喻)烦恼能漂没三界之人天,故譬诸河。药师经曰:破烦恼壳,竭烦恼河。涅槃经德王品曰:烦恼大河乃能漂没三界人...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金光明最胜王经...大悲咒修持仪轨...
不舍心: 时时处处不舍一切众生,不舍菩萨行,菩萨的一切言论、行为、生活、学习,都是为了尊重众生的幸福,助成众...
唐朝有一位得道高僧志公禅师,住在金陵,有一天他离开寺院下山游方去,当他走到一个村落看到一户人家正在张灯结彩,...
梦的意义 佛学上说梦是什么东西?佛学谓一切众生有八种识: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第一章 绪言 古诗云:我见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看看轮到我。人生最后一段大事,岂可须臾忘耶!令为讲述...
1、放下争论对错 有许多人不能认识到自己也是犯错的,而是希望自己永远正确,殊不知,这对我们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末世众生,欲了生死,非仗佛力,决难如愿。至于各宗法门,俱应研究。而智识浅鲜,世务纷繁之人,何能兼顾。欲学余宗...
在觉的能力处于选择新的使用工具的关口的时候,完全要靠自己的定力,按照自己以往的成见或者叫价值观来选择自己将来...问: 剩男剩女的今天,很多父母用孝道绑架婚恋,导致逼婚现象非常严重。另外,父母在,不远游。如今的时代下为了生...
本二
【佛光大辞典】
上篇:旦过僧 | 下篇:本三昧耶印 |
全一卷。弥勒三部经之一,六部经之一。又称观弥勒菩萨下生经、观弥勒下生经、弥勒成佛经、弥勒当来下生经、下生经。...
二种常住
文殊三世果位
道颜
一枝花
蓝风
六识通三性摄
无垢
白云
那落迦中有几不善业道
十三力
烦恼河
【大藏经】无量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学佛者应具足这五种心

志公禅师为什么不禁笑了起来

太虚大师谈梦的意义
弘一大师《人生之最后》

放下,究竟是要放下什么
印光大师:深信净土后,方可学余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