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分别住于密教胎藏界中台八叶院四隅之四位菩萨。于胎藏界曼荼罗中央,有八叶之莲花,与大日如来所住之花台合为中台八叶院,八叶之中,东南西北等四方依次为宝幢佛、开敷华王佛、无量寿佛、天鼓雷音佛等四方四佛,其余四隅则分别为普贤(东南)、文殊(西南)、观自在(西北)、弥勒(东北)等四菩萨所住;此四隅四菩萨各具一行,表示四方四佛之“因德”,故并称为四行菩萨。其中,普贤表示净菩提心,此系一切诸佛证成果德之妙因;文殊表示菩提行中之智慧;弥勒表示菩提行中之慈悲;观音表示证得菩提而愿行圆满之菩提果。[大日经漫荼罗位品、摄大仪轨卷三、大日经疏卷十七、卷二十](参阅“中台八叶院”1034) p169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建立趣入】 p0872 瑜伽二十一卷十六页云:云何建立趣入?谓或有种姓,或有趣入、或有将成熟、或有已成熟、或...(术语)三三昧门之第二。又云无相解脱门。...(仪式)又曰叹真。祖师忌回向文之首,唱俪语或偈文,谓之白真。表白于真影之义也。备用清规达磨祖师忌曰:维那白真...【粗恶语】 p1472 瑜伽八卷十六页云:云何麁恶语?谓于他有情,起麁语欲乐,起染污心,若卽于彼起麁语方便、及于麁...即人无我与法无我。又称人空、法空,或我法二空。(一)人无我,了知人身乃五蕴假和合,实无自主自在之我体。是为小乘...(?~1289)宋末曹洞宗僧。太原(山西)汾州阳城人,俗姓魏。字崧山。少即颖悟过人,笃好宗乘,礼本乡智禅师剃发受...佛教的唯识学,把一心分为八个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兹列表说明如右:...(术语)指五蕴假和合之心身,视为常一之义,谓之我见,又云身见。梵语曰没曳达利瑟致,译曰我见。唯识论四曰:我见...【八种分别能生三事】 p0086 瑜伽三十六卷二十页云:云何如是八种分别能生三事?谓若自性分别、若差别分别、若总执...【慢心所】 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六根本烦恼所之一.慢者傲慢,自以为处处优于他人,高人一等。《成唯识论》曰:‘云何...【如病】 p0575 瑜伽八十六卷四页云:如病者:谓如有一,因界错乱所生病苦,修厌背想。...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
我们看第十七,乐如漏尽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正觉。 我们前面讲到正报的身心,...
持志久远。 这也是针对我们有些修行人:开始发心大,中途可能就会懈怠一曝十寒。修行一定要发长远心,所以觉明妙行...
【修行以念佛为稳当。及真歇了(禅师),谓净土一法,直接上上根器,傍引中下之流。又曰,洞下一宗,皆务密修,以净...
一次,佛陀遇到四位孔武有力、正试着搬动一块巨石的壮汉。佛陀只轻轻地用脚一触,整块大岩石就弹向空中,裂成碎片。...历史的因缘 诸位菩萨,祝大家吉祥如意,身心健康。 现在先跟大家说一说,为什么要学《占察善恶业报经》这一部经呢?...
人们所乐爱及追求的,没有一样能逃离无常的腐蚀。生命也是如此。如果没有看清无常的本质,便容易将生命建构在财、色...净土五经分别指《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普贤菩萨行愿品》,净...
关于不立文字的真实含义,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讲得非常清楚,他说:所谓不立文字,并非不用文字。 不立和不用是...
四行菩萨
【佛光大辞典】
上篇:四行期 | 下篇:四住 |
俱舍论卷十四载,酒有三种,由米麦等谷类酿成之窣罗(梵 surā,苏罗),以果实或植物之茎与根酿成的迷丽耶(梵 ma...
建立趣入
无相三昧
白真
粗恶语
二无我
文泰
八识
我见
八种分别能生三事
慢心所
如病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往生到极乐后的正报身心相貌

要把这件事当做日常穿衣吃饭来对待

净土是上根器所修法门

是否有人比佛陀更强
梦参老和尚《为什么要学习占察善恶业报经》

即使都追求到手了,也不过是如幻梦一场
净土五经一论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