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用语。意指假若、恰好,或谓纵使、纵然、犹若等。乃唐宋时代之方言,禅林亦习用之,为禅僧言谈中之惯用语。沩山警策(卍续一一一·一四六下):“可中顿悟正因,便是出尘阶渐。”方言藻谓:“可中,正适之辞,犹俗云恰好也。” p160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又名佛性、法性、真如、法身、真谛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惟此独实,不变不坏,故名实相。经云:实相无相无不相。...【无炽然】 p1056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二页云:无炽然者:谓清净故。 二解 瑜伽九十卷十三页云:八圣支道,能令烦恼得...在佛教中根据义理的浅深、说时的先后等方面,将后世所传的佛教各部分,加以剖析类别,以明说意之所在的叫做教判。教...(植物)Uśira,冷药草名。见正法念经二十三。译曰香菜。见四分律疏九。...黑,谓染污不净之恶业。即指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等五恶。与“五戒”相对。[往生论注卷下] p1164...凡八卷。日僧成寻(1011~1081)撰。又称善惠大师赐紫成寻记。延久四年(1072),成寻时年六十二岁,偕赖缘、快宗、...(人名)梵音Viśvāmitra,纪元前六世纪顷之人。释尊幼年时师事之人也。...唯识论云:云何四智相应心品。 一、大圆镜智相应心品 谓此心品,离诸分别,所缘行相,微细难知,不妄不愚,一...亦名:功德衣舍法、舍功德衣法、舍迦絺那衣法、出功德衣法 子题:出功德衣羯磨、八种因缘舍功德衣、十种舍功德衣、...(杂语)住于人界者。即人类是也。法华经法师品曰:生于此人间。...谓初地以上菩萨次第修行,断除一部分烦恼而证悟部分之中道。大乘起信论称之为随分觉,天台家则称为分证即。[摩诃止...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改运、消灾、改名,自古以来这种迷信就已深印于人们心中。 在佛世时,有一位从小和给孤独长者一起长大的青年。给孤...
佛灭八、九百年间,弥勒菩萨应无著菩萨的请求,从兜率天降在中天竺阿瑜遮国内瑜遮那讲堂,宣说《瑜伽师地论》等,而...问: 我素喜研究经教,手不释卷,津津有味;而于持名念佛,不是昏沉,便是掉举,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如何对治? 大...
问: 鹦鹉、八哥、老鼠等动物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否也要具足信愿?如果具足,是否是佛菩萨随形六道,为它们宣说念...
有时候前途的有无,牵涉到个人才华的高低。因此才华一不小心,就会害死一个修行人! 《庄子》中有一段话,大意是:...
有这么一个例子,也是《安士全书》里面的,在《万善先资》里面,有一个这样的例子。河北有一个儿童,小孩,他喜欢鸟...
我到清修院的时候,正是一个早晨。到了门口一叩门,里边出来一个小和尚。他的名字叫宗祥,看样子长得很聪明,很如法...
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究其原由,总因不了真如妙性。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
可中
【佛光大辞典】
上篇:去秽服 | 下篇:可见不对色 |
(公案)瑞岩和尚每日自呼主人公。复自应诺。乃云,惺惺着,诺。他时异日莫受人瞒,诺诺。见会元瑞岩章。...
实相
无炽然
教判
优尸罗
五黑
参天台五台山记
毗奢蜜多罗
四智(三)
迦絺那衣舍衣法
人间
分证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大藏经】肇论
「不幸」的故事

法相宗的概况
如何对治念佛昏沉掉举

动物往生西方,是否也要具足信愿

才华一不小心就会害死修行人

【推荐】地狱的境界从哪里来的

从此我步入了佛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