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Uśira,冷药草名。见正法念经二十三。译曰香菜。见四分律疏九。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一)梵语 kaukrtya。心所(心之附属作用)之一。与“悔”同义。为说一切有部所立七十五法之一,属不定地法,又为法...(术语)五眼之一。人间肉身之眼也。无量寿经下曰:肉眼清彻靡不分了。涅槃经曰:天眼通非碍,肉眼碍非通。王建诗曰...(物名)梵语阿湿摩揭婆Aśmagarbha,其色红黄,而有莹光。七宝之一也。...戒本疏·三十舍堕法:“问:‘长衣开忘,此离开不?’答:‘亦如两望。必勤奉持,忘非可学;夜忽忆得,取会无缘;明...(印相)毗卢遮那(即大日如来)之入定印也。大日之入定印为法界定印,其印相,仰左手右手重于其上,二大指相拄,舒...梵语 drstiparāmar?a。乃执著于身见、边见、邪见等非理之见。全称见等取见。略称见取。系四取之一,五见之一,十随...为“生静虑”之对称。乃生静虑之因。此定寂静而有慧,能审虑,故称静虑。盖此定为发得之定,虽身于欲界散地等之下地...(术语)旧称优婆塞。新称邬波索迦Upāsaka,译曰近事男。在家受五戒之男子也。近三宝奉事如来之义。西域记九曰:邬...(名数)四天王所领之鬼众也。仁王经合疏上曰:八部者:乾闼婆、毗舍阇二众,东方提头赖吒天王领;鸠槃荼、薜荔多二...亦名:受具戒前问遮难、出众问缘、受具戒出众问缘、教授师出众问遮难、出众问遮难 子题:不问十三难者则不得戒、犯...梵语 devānāj-priya,巴利语 devānaj piyo。诸天所爱者之意。孔雀王朝时代,为表王者之威严,即敬称其为“天爱”...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医院收进一位女病人,四十来岁的样子,农村人,蛛网膜下腔出血,医生在全力抢救的同时,不停地催促她的丈夫到收费处...
平心而论,每一个人的改变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他自己要改变。他自己想要改变的因缘不成熟,佛陀都不能让他改变,不要...
近日,有位初学佛的贾居士讲述了一件事。最初带领贾居士学佛的是一位穆居士,此人虔信佛教,为人处世也广受好评。然...
不论东西方都有药补不如食补的观念,饮食能影响健康,不是什么新的想法。为什么素食能维持身体健康?中国农村流传着...
原文: 又近世之人,多务虚名,不修实行。口虽念佛,心与佛违。譬如药忌并服,何能愈病。必须念念克治自己习气,心...「阿赖耶识」是印度的语言,中文的意义就是「我」的意思。人有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
唐代还有位怀玉禅师,这位怀玉禅师修行非常精进,夜不倒单,日中一食,每天七万声佛号,发愿要上品上生的。诵《阿弥...问: 见别人杀生,虽想救护,但力不从心,该怎么办? 周安士答: 可在一旁默持任何一种神咒或念佛菩萨名号,或代它...
优尸罗
【佛学大辞典】
上篇:六种还源观 | 下篇:优多 |
指释尊所说之教法。与“佛教”同义,然则特用此称者,源于我国古来佛教与道教并称时,各取其教祖之名,称为释老,遂...
恶作
肉眼
琥珀
离衣宿戒开忘
毗卢印
见取见
定静虑
近事男
八部鬼众
受具戒前教授师出众问遮难
天爱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贫贱夫妻

我们什么时候因为别人而改变过

念佛人为何还会遭遇车祸

九大素食功效超乎你想象

怎样念佛才算真正修净土之人
阿赖耶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