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古代外道十六宗之一。又作古来实有宗、去来有实论。即主张过去、未来亦如现在之实有者之外道。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大四五·二四九下):“去来实有宗,(中略)有去、来世,犹如现在,实有非假。”印度古代六派哲学中之胜论学派及时论外道皆主张此说。小乘佛教中,如说一切有部宗亦主张此说。[瑜伽师地论卷六、显扬圣教论卷九] p160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身语随隐显现行】 p0679 杂集论八卷九页云:云何身语随隐显现行?隐善显恶故。谓隐自功德,显自过失。...(书名)释圣量着。无卷数。共九十五篇。徐文霨跋曰:印光法师,法名圣量,别号常惭,陕之郃阳人。驻锡普陀法雨寺之...父母恩(家庭)、众生恩(社会)、国土恩(国家)、三宝恩(宗教)。...禅林中,挂于库司灶上之板。又作火板、火钣。炊饭熟,饭头击火版三下,火头即灭灶火。同时,大众闻击火版,乃停止坐...凡二卷。后汉安世高译。全称长阿含十报法经。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此经典与长阿含之众集经、增一经等皆汇集佛教初期教...(一)彻底通达、了解之意。灌顶经卷十二(大二一·五三三中):“虽知明经不及中义,不能分别晓了中事。” (二)唐代...(?~1979)生年、籍贯、事迹等均不详。编著有佛学讲义、入佛指南等书,并有印度宗教史等译作,均为重要之佛学入门...(术语)疑念与后悔。法华经序品曰: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指永恒。永远一词,可分为三种概念:(一)无限之持续性,即时间无限持续者,此乃一般人之时间概念。(二)无时间性,即...(544~623)唐初僧。河南阳翟人,俗姓褚。八岁出家,器宇凝峻。陈宣帝于建业(南京)造泰皇寺,师受敕监督百工,并...(术语)为论议之床也。智度论十一曰:便升论床结跏趺坐。...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毗尼日用切要...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
一头牛的死亡 四五个穿长筒胶鞋的屠夫把一头牛拖进了屠宰场。他们将牛的脚用绳子套住,然后使劲一拉,扑通一声这头...一赞净土超胜 大矣哉净土法门之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指人心者。犹当逊其奇特。即念念佛。即念成佛。历劫...清净心是智慧种,一般人误会,认为多读诵可以生智慧,其实错误。佛说,多读诵是禅定障,有禅定障的人,不开智慧,所...
家败离不得个奢字 李商隐《咏史》中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史长河,浩浩荡荡,古人将富贵之道归结...
佛说苦谛真实苦,不可令乐;集真是因,更无异因;苦若灭者即是因灭,因灭故果灭。灭苦之道实是真道,更无余道。有人...
现在如果到中国,你作一个问卷调查,相信有轮回的、有三世因果的,估计比例不是太高。不相信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
无常思想是佛教的重要思想。佛陀在许多经典中都劝告弟子们要认识到人生的生灭无常,以减少人们对娑婆世界的贪恋,从...法界,是世界的别称;所不同的世界是有限的称呼,法界是无限的称呼。因为眼所见的,有形的东西叫做法,意所缘的无形...
去来实有宗
【佛光大辞典】
上篇:去来他国尘境 | 下篇:去粘解缚 |
(杂语)形容物之坚。见碧岩五十九则着语。...
身语随隐显现行
印光法师文钞
四恩
火版
十报法经
晓了
高观如
疑悔
永远
住力
论床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倾听生命的呐喊
印光大师法语撷录
智谕法师:开智慧

人生的失败离不开这三个字

你自己做的,现在你自己受,没有冤枉的事

最管用的观念就是轮回和因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