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角与处所。即占有空间一部分之场所。俱舍论卷八(大二九·四一上):“以无色法,无有方所;过去、未来无表无色,不住方所,理决然故。” p143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胜义谛有五相】 p1105 瑜伽七十五卷十一页云:复次胜义谛、有五种相。一、离名言相。二、无二相。三、超过寻思所...禅宗公案名。为镜清道怤勘验好问法之童子之公案。禅苑蒙求卷下(卍续一四八·一三一下):“有僧引童子到,曰:‘此...全一卷。又称金刚般若经鸠异。唐代段成式撰。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九册。所谓“鸠异”,即汇集遗逸异说者。全书收录唐代...资持记·释四药篇:“篙,音高,进船竿也。”(事钞记卷三四·九·一四)...(名数)一随说因。于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惑业系缚之法,及不系缚之法,随其见闻觉知而起言说,是名随说因。二观待因...指戒、定、慧三学,在凡夫之身为有漏(有烦恼、垢染),在圣者之身则为无漏(无烦恼、清净)。故谓圣者之三学为三无...(人名)罗什之弟子,关中四圣之一。什所翻之经,睿并参正焉。昔,竺法护译出正法华经,受决品云:天见人人见天,什...受持法师、读经法师、诵经法师、解说法师、书写法师。...【五种殊特之法】 p0276 显扬八卷四页云:论曰:殊特者:谓诸菩萨、修学无上正等觉乘时,有五种殊特之法;应知。何...(菩萨)锭光佛捧五茎之莲,儒童菩萨之本名也。...乃三苦之一。行,迁流之义。因一切有为法迁流三世,而无刹那常住安稳;见诸法无常,而感逼恼,称为行苦。(参阅“三...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礼佛大忏悔文...
今天和大家谈一谈清代画家郑板桥的《竹石》。诗中写道: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
我们在净土经论的学习当中,要老实。怎么样老实呢?比如经典常常讲到我们对经典怎么熟悉,读诵、书写、礼拜、念佛、...禅七第一天 不知不觉又一天,你在这里打坐,打了多少个妄想?一刹那一个妄想,一刹那又一个妄想,一个妄想就是一个...
念佛是大乘佛教的一种重要修行方式,它包括口称念佛与观想念佛,或二者兼而行之。现在很多人张口闭口的就说自己每天...有一天,我在上课时说:「如果能放下自我中心,放下分别执著,就不会被烦恼困扰,这样你就是有智慧、有福德的人了!...
过去世尊与众多弟子都是靠着双脚,一步一步迈向弘法之路,沿途随缘教化无数。一日正好走到河边,佛陀便请随行弟子取...
稍早前,经济不发达,旅店不多。许多人出行,夜幕降临,多借宿人家。僧侣,更是如此。 借宿,我们自然会想到:此处...各位善知识:《孝经》: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孝经中,孔子说,孝,道德的根本,言教...
方所
【佛光大辞典】
上篇:方念 | 下篇:方服 |
【无学明】 p1058 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卷十三页云:云何无学明?答:无学慧。谓无学位诸无漏慧。...
胜义谛有五相
道怤缩手
金刚经鸠异
篙
十因
三无漏学
僧睿
五种法师
五种殊特之法
妙意菩萨
行苦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咬定青山不放松

学习净土经论要老实 要做钝功夫
佛源老和尚禅七开示

称诵佛号就是念佛吗
圣严法师:把自我的立场放下

得遇善师令我们免受沉沦之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