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出离生死苦海之期限。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五上):“数千亿劫无有出期,痛不可言。”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三(大四○·二六上):“行者破戒之人,功德无量,远有出期。不受戒者,随流苦海,永无解脱。” p156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禅宗公案名。系唐代庞居士就眼前所下之雪,对全禅客一再击掌激发之故事。碧岩录第四十二则(大四八·一七九中):“...凡二卷。唐代窥基撰。全称金刚般若经赞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三册。乃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经之注释书。玄奘译之大般...梵语 drsti-kasāya。五浊之一。指末世时,众生执住于诸恶见,而浊乱世间。如有见、无见乃至六十二见等。其体为身见...【自性】 p0595 此数论外道二十五谛之一。唯识述记四卷二十页云:自性者,冥性也。今名自性,古名冥性。今亦名...亦名:使尼浣擗毛戒释名 子题:擗 行宗记·释三十舍堕法:“名中, 擗 合作擘,分也。擗本音辟,字之误也。”(戒疏...观无量寿经所说的十六观,因乃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门户,所以叫做十六观门。...乃三论宗用以比喻空观之语。谓五蕴(指色、受、想、行、识)之中无人我(乃五蕴之暂时和合,唯有假名而无实体)之意...(术语)会得道理也。法华经提婆品曰:无量众生,闻法解悟。探玄记一曰:遂经三载,冥加悟解。圆觉大疏上之二曰:先...(经名)三卷,赵宋法贤译。即佛母般若经之摄颂。...意即依宿昔之善根,得能相会而亲近参学。传法宝纪(大八五·一二九一下):“罕有知者,唯道昱、慧可,宿心潜会,精...【依慈愍观趣入四念住】 p0773 瑜伽三十二卷十三页云:又彼不舍慈愍加行,卽由修习如是慈愍,于诸念住,能正趣...八大人觉经...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无量义经...
佛教具有人们所期望的未来宇宙宗教的特色:它超越个人化的神,无需教条主义和神学,它涵盖自然和精神两个方面,而它...
佛典中有一则故事。深山里,有两只猛虎,一只叫善牙,一只叫善博,感情很好,每天都一起出去猎食。他们的后面常跟着...
白菜是中国的特产,古时称菘,到宋代才改称白菜,在我国至少已有6000年的栽培史。自古以来,白菜就是中国人餐桌上的...
我们为什么一直生死不得自在,六道轮回,受诸众苦?因为我们一直在梦中,不得醒来。菩萨为什么是菩萨?因为菩萨知道...
因地的佛与佛之间,因地愿力不同所表现的有的光能够照一由旬、两由旬、或是百千万亿由旬、或一佛刹、二佛刹、三佛刹...摩诃萨有七个意思,这是大菩萨的意思。这七个意思以前已经讲过了,听过的人,会听得耳朵都涂油了,就是听得多了。那...
雪窦寺寺训:俭勤诚公 今夜召集诸位职事茶话,特拈四字勉各位身体力行。学校有校训,寺亦有寺训,今以四字作为寺训...
问: 我学佛已经有一段不短的时间了,但觉得自己没有什么进步,有时还觉得想退心。怎么可以不退初心?请老和尚开示...
出期
【佛光大辞典】
上篇:出现 | 下篇:出无门入无户 |
(术语)无漏智之根本也,有三种,名曰三无漏根。...
庞居士好雪片片
金刚经赞述
见浊
自性
使非亲尼浣羊毛戒释名
十六观门
瓶中无水
解悟
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
宿心潜会
依慈愍观趣入四念住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大藏经】【注音版】无量义经

用科学观点看佛教

人若不慎思,往往会被小人利用

百蔬之首——白菜

梦中家财万贯,醒时两手空空

穿透力极强的光明悲愿
「摩诃萨」的七个意思

出家人必须能节俭,乃能安其淡泊之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