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之尊称。佛陀乃妙智具足者,一切世人莫能伦比,故于一切世间为最上之英胜,称为世英。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下):“今日世英住最胜道。” p152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杂语)衣食住为资佛道修行之外缘,故云资缘。...(杂语)谓镕蜡作印,置之泥土上,蜡印自然坏,而其迹则显成印文也。安乐集上曰:如蜡印印泥,印坏文成,此命断时,...(一)为旧华严经卷五十六所揭示,别存于三千界外,初地以上菩萨境界之十种世界。又作十重世界。即:(一)世界性,同类...(834~898)唐代僧。陕西凤翔人,俗姓淡。二十岁于岐阳怀恩寺出家。曾问道翠微、临济,后于夹山善会之会下得心要。...【五相修奢摩他毗钵舍那】 p0289 摄论三卷二页云:修此诸地,云何可见?谓诸菩萨、于地地中,修奢摩他毗钵舍那,由...梵语 prajā-pāramitā。又作般若波罗蜜多、般罗若波罗蜜。意译作慧到彼岸、智度、明度、普智度无极。或称慧波罗蜜...四大是地水火风,为一切万法的原素,一切万法均由此四大合成,四大分散,万法即归于坏灭,四大所成的一切法,都没有...(流派)上座部之异名。玄应音义二十三曰:铜鍱部上座部也。鉴赤铜鍱书字记文。今犹在师子国也。巴Tambapaṇṇiya。...(杂名)Videha,四大洲之一。东大洲名毗提诃,在须弥山东方之咸海。...【初静虑根本】 p0682 显扬二卷四页云:如经又说:卽此身中一切处、无有少分离生喜乐所不遍满者;是谓初静虑根...【无我有三】 p1064 成唯识论八卷二十二页云:无我三者:一、无相无我。我相无故。二、异相无我。与妄所执我相异故...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楞严咒注音版...
人如果业障重,妄念(杂念)就多,平时心浮气躁,不得宁静,打坐、念佛、诵经、持咒时杂念纷飞,有时甚至如脱缰野马...
普贤菩萨,行愿无穷,分身尘刹,随缘教化众生。据史书记载:中国佛教古德拾得大士,是普贤菩萨的化身。天台山国清寺...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的活动。经济活动是广义的说法。从某个角度说,经济学可以被分成三大部份,即财富的创造、财富的分...
中国的父母从好的方面来说对子女非常负责任。从不好的方面来说呢,对子女有太强的贪着,太强的控制欲,最起码是有过...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如何进步,避免挨打,这是每一个暂时落后者都要思考的问题。 李小龙初学武术时...
既识起因,能感后习,一、感种类相续而起。二、招苦报生后当受。今改前非,将修后是,从缘生灭,斯苦世法。于彼恶业...
一、学习佛法以增进道德 增进道德是佛教的戒学。戒就是止恶行善,它包括两个方面:好的事情去做--行善;不好的事情...
放生本身是件好事,这其中不仅包含着对友情生命的尊重,更是每一位佛弟子慈悲心的体现。古往今来,很多祖师大德都称...
世英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世耶那萨喃 | 下篇:世眼 |
【五识所依】 识之生起,必有所依,前五识之生起有四种依,若缺任何一种,五识则不生起,此四种依为:一、同境依:...
资缘
印坏文成
十世界
元安
五相修奢摩他毗钵舍那
般若波罗蜜
四大本空
铜鍱部
东毗提诃
初静虑根本
无我有三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楞严咒注音版

妄念是业障重的一种表象

普贤菩萨行愿无穷 分身尘刹度众生
财富的应用

佛陀教我们如何放下对子女的贪著
挨打不如找打

造了罪业后,生命中会产生两种影响

佛法的大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