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ayanāsana,巴利语 sayanāsana。指卧具。乃僧侣生活资具之一。(参阅“卧具”3493) p152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生灭观】 p0475 大毗婆沙论七卷十七页云:问:暖加行中,有生灭观。此生灭观,加行云何?答:诸瑜伽师,将观生灭...(名数)楞严经所说。七大者地水火风空见识。上五大为该括一切六尘之境者。见者举经中眼根见性之一,使例知其他耳根...梵语 adhyātma-?ūnyatā。十八空之一。内,指六内处。谓眼、耳、鼻、舌、身、意六内处之中,无我、我所,亦无眼等...据观佛三昧海经卷四载,佛之化身有大、小、不定等三种,即:(一)大化身千丈,如来为应十地以前诸菩萨,乃演说妙法,...(职位)堂头之异名。禅林方丈之住持也。...(术语)又云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法,泰然无畏之德也。此有四种,称曰四无畏。大乘义章十一末曰:化心不怯,名为无...(术语)八识中第八阿赖耶识也。阿赖耶,译曰藏。含藏一切种子之识也。依性宗,则为直真妄和合之识也。圆觉经曰:我...(名数)白莲社中,缁白之翘楚有十八人,称十八贤:一东林慧远法师,二西林慧永法师,三慧持法师,四道生法师,五昙...【闷】 p1187 瑜伽一卷十二页云:云何闷?谓由风热乱故;或由捶打故;或由泻故;如过量转痢及出血;或由极勤劳;而...羯磨疏·诸戒受法篇:“如律文中,皆自誓受者;多论文云,听五众受。两俱得也。故俱舍论必从他受,如后说也。”济缘...(术语)Skandha巴Khandha,又作蹇陀,犍度。译名聚篇章。...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龙藏本)...问: 如何正确看待佛菩萨的感应? 答: 所谓的感应,即自心对心外各种事物产生的反应。 人们看到圣人的画像,寺庙的...
其后诸宗师,皆明垂言教,偏赞此法。如长芦赜,天衣怀,圆照本,大通本,中峰本,天如则,楚石琦,空谷隆等,诸大祖...
净宗十三祖的净土思想,犹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点缀在我国净土宗发展史上,构成中国佛教乃至东方佛教的一大景观。各...什么叫做直心?直心乃是万行之本。天地、修行、一切万物都以直心,直心就是不妄语、不虚诳,不虚伪,一就是一,二就...
原文: 古人云:热乱场中,难当冷眼。以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出入其中者,靡不为其烧煮。若从烈焰中觅得一片清凉地...1、炫耀什么,缺少什么;掩饰什么,自卑什么。所谓正常人,只是自我防御比较好的人。真正的心理健康,是不设防而又...
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报是一个全方位的展开,这全方位展开是指西方极乐世界的情景是阿弥陀佛的愿心,也就是实相法性的称...
《弥陀疏钞》中,莲池大师指出凡夫念佛十疑,不如借此对照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这些疑惑。 一、极乐世界这么清...
世耶那萨喃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世界悉檀 | 下篇:世英 |
【清净静虑】 p0960 瑜伽四十三巻四页云:云何菩萨清净静虑?谓此静虑、略有十种。一者、由世间净离诸爱味清净静虑...
生灭观
七大
内空
佛化身三
堂上
无畏
藏识
白莲社十八贤
闷
五戒无师开自受
犍陀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如何正确看待佛菩萨的感应

真角虎——「宏禅赞净」的八位宗师

净宗祖师思想的现代价值
出家的真实义

人生如梦了不可得
十句蕴含大智慧的话

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庄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