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1180)日本真言宗僧。世称宰相阿阇梨、常喜院阿阇梨。于园城寺剃发受戒,修学天台止观法门。曾与三论巨匠珍海辩论宗义,败而转入真言宗,并于醍醐寺、高野山受法。后创建常喜院,且栖隐于此。著述颇多,有别尊杂记五十卷、心目钞三卷等。治承四年示寂,享年六十四。付法弟子有显觉。后世称其门流为往生院流、常喜院流。[血脉类聚记卷五、卷六、金刚顶无上正宗传灯广录正编卷六] p141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名数)台家有化仪四教与化法四教,谓之八教。...【四种审问处法】 p0452 瑜伽三十卷二页云:以如是等柔软言词,赞励庆慰,称扬修断诸功德已;复于四种审问处法,应...禅宗公案名。唐代禅师密师(神山僧密)与曹洞宗之祖洞山良价之对话间,显示临机应变、不拘泥于贵贱高下之灵活机法。...(书名)四卷,元觉岸撰。用编年之体。以历代统系为纲,而以有佛以来,释家世次行业为纬。援据颇博。见四库提要。...【无施与无爱养无祠祀】 p1092 瑜伽七卷九页云:又依世间诸静虑故;见世施主、一期寿命、恒行布施、无有断绝;从此...(地名)五分律曰:都夷婆罗门聚落,在拘萨罗国界,舍卫大城西北六十余里。元是迦叶佛本生之处也。...又作次第断。小乘声闻之人,为证得阿罗汉果,而顺序经四向四果之阶位,称为次第证。反之,未经四向之阶位,超越初果...(术语)完全提起宗门之纲要也。碧岩第二则垂示曰:历代诸师全提不起。无门关颂曰:狗子佛性,全提正令。...【大种】 指构成色法的地、水、火、风四大要素。即: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四种,故称能造之大种、能造四大。分别...(流派)Prajāptivādinah,小乘二十部之一。佛灭后二百年自大众部中分出,说世出世之法有假法有实法者。宗轮论述...【实等诸句无实自性】 p1272 成唯识论一卷七页云:胜论所执实等句义,多实有性,现量所得。彼执非理。所以者何?诸...《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色身无常 世上没人愿意生病,人人都怕病,上至帝王,下至平民,但是现在各式各样的病充斥了整个社会。病菌不断地进...
居士既能发露忏悔。于净土法门,最易相应。所谓心净则佛土净也。然既知非,又肯发露忏悔,必须改过迁善。若不改过迁...每当在电影、电视剧目中出现和尚的形象时,总见那头顶上十二个很显眼的香疤。电影《少林寺》反映十八棍僧救唐王的故...
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法度众时,有一天为比丘们开示:过去,帝释天王释提桓因,告知居住在三十三天的天界子...过去,佛陀曾在毗舍离国弥猴池侧的重阁讲堂弘法。一天,有位比丘前来谒见佛陀,至诚顶礼后请示:世尊!帝释天王以何...
释迦牟尼佛在罗阅祇竹林精舍弘化时,当时有无数已证得道果的弟子为常随众。国内有一位婆罗门,贫穷困乏,无钱又无食...一,恻隐之心,是道德的底线,人性的天良 最近,反对虐待动物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呀? 这就...
《法苑珠林》里面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隋朝时,洛阳有一位居士,姓王,因为受五戒,所以被称为王五戒。这个人在当地...
心觉
【佛光大辞典】
上篇:心镜 | 下篇:心魔 |
(物名)又作必栗迦,香名。译曰目蓿香,又曰触香。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中曰:必栗迦香,注云目蓿香也。慧...
天台四教
四种审问处法
密师白兔
释氏稽古略
无施与无爱养无祠祀
都子婆罗门村
次第证
全提
大种
说假部
实等诸句无实自性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吃肉杀生因果不虚

如是利益,百千万亿法门之所无者
烫香疤

忆念三宝远离怖愄
帝释天王名字的因缘

受持八关斋戒,转现世贫穷
我们为什么不能虐待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