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吾人身体中,漏泄不净之六门户。即:眼、耳、鼻、口、大小便道。若将耳、眼、鼻三者开立为两眼、两耳、两鼻孔,则称九疮门。或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为漏泄烦恼不净之所,亦称六疮门。 p130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二句答】 p0024 杂集论十五卷十页云:谓于所问应二句答。不得有余。如有依蕴建立,依界建立,而发问言:若蕴...指世间之人无法思议测度之四事。又作四事不可思议、四种不可思议、四不可思议。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一载,即:(一)众...(书名)梵名Vijānamātrasiddhi-triṁśati-śastra-kārikā,常云三十唯识。一卷,世亲菩萨造。唐玄奘译。成唯...(术语)华严之贤首为明别教一乘,以分相门该摄门之二者,明三乘与一乘之差别曰分相门,明三乘是一乘曰该摄门,见五...以智慧来照察事理,破诸迷惑。...【有寻法】 p0542 品类足论六卷十页云:有寻法云何?谓寻相应法。...于光明想善摄受等者。云何光明定加行?修何加行。入光明定。谓于此定。初修业者。先应善取净月轮相。或复善取净日轮...(术语)正字通曰:提撕之撕有西私二音,西者提撕警觉也。警觉弟子而教导之也。西域记七曰:提撕指授。性灵集八曰:...【所作圆满及所作一分】 p0745 瑜伽九十八卷二十二页云:当知此中若有定学,必有戒学;若有慧学;必有定学。有...(术语)显教立四弘誓,密教立五大愿。...(术语)谓无为法之性,空而脱一切之事相系缚也。维摩经菩萨行品曰:观于远离而身心修善。注曰:肇曰:远离无为之别...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
佛为什么说观相元妄,观性元真?这个地方我们讲一下。 有时候我们会想,我们看到平常很多事情真的是有障碍,但是为...
一诚法师,俗姓周,法号一诚,字悟园。1927年农历2月2日出生于湖南望城,1949年6月8日于湖南长沙县(今望城县)黄金...世间每一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隐密,而隐密也有善的也有恶的。譬如隐恶扬善隐人家的过错,而扬人家的善德即是善的。反过...
【原文】: 令严临终,神识清爽,念佛而逝,可生西方。然无论已生未生,为人子者,固当常为礼拜持诵。以期未往生,...
云何息相?不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资神安隐,情抱悦豫,此为息相也。 这个息相,智者大师先做一个...
在寺院里,经常有好多游客或是居士来求教,问题多是关于世俗烦恼的煎熬。 人为何会如此烦恼?在佛法看来,是因为放...
要说佛法能使人离苦得乐,先来说明苦,迫恼身心,使人们不得安然谓之苦。世间苦事无量,如三苦、八苦、十苦、百苦说...
21世纪是科技与市场迅猛发展的世纪,也是人们对精神故园安心立命寻觅最切的世纪。向外驰骋的阳刚力势越强,向内收敛...
六疮门
【佛光大辞典】
上篇:六慧 | 下篇:六蔽 |
(术语)一作幖帜。标者表也,又旌旗也,标帜者,彰表之义。真言之法,以身印器具等彰表如来内证之德。大日经五曰:...
二句答
四不思议
唯识三十论颂
分相门
智慧观照
有寻法
证得殊胜智见
提撕
所作圆满及所作一分
总愿
远离
【大藏经】【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相状是虚妄的,障碍是自己捏造的

一诚法师与江西佛教
隐密暴露

以孝亲之心礼诵,功德更大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

观无常是断除烦恼的殊胜法门

世间苦事无量,佛法能使人离苦得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