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火浣布制成之袈裟。火浣布,乃以火鼠之毛纺成者,不惧火,垢秽时得投于火中而浣之。据法苑珠林卷三十五载,魏明帝时,西国献火浣布袈裟。慧琳音义卷十五引山海经、抱朴子之说,谓南方炎洲有火林山,昼夜大火,生不烬之木,其木之皮花可为布,又有火浣兽,其形似鼠,常居火中,毛白而长,可绩以为布,垢污时投于火中浣之,则洁白如新,故称火浣布。抱朴子谓火浣布有木皮、花、兽毛等三种。另说火浣布有用火鸡毛纺成者。此外,以石绒(即石绵)织就之布,亦称为火浣布。[大宝积经卷一○九、玄应音义卷五、义楚六帖卷二十二、类聚名物考卷二五九] p149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不同之轨辙。谓学派等之异。毁斥之语。文句记九之上曰:进止异辙。...(名数)一身分为六分也:一脐已下,二脐已上,三心已下,四心已上,五咽已上,六顶也。见演密钞四。...唧[口*留],为秀、就之反切语。不唧[口*留],即不秀不就之义。指不伶俐、暗昧不慧之钝汉。宗子京笔记载:“孙炎作反...凡二卷。宋末禅僧清拙正澄撰,永錤编。略称禅居集。禅居为正澄隐居日本建仁寺之庵名。本书以正澄渡日前之述作为前篇...(杂语)覆口之布帛也。瞿醯经下曰:持诵新帛系其面门。余轨谓之净帛。...(术语)起惑任情,自制无法,名曰无制人。是以邪见身无法为法者。俱舍论三十曰:不见真理无制人。...(术语)将成僧事,集僧告白其事使众和之也。...【旁生趣有情所受苦】 p0937 瑜伽四卷十一页云:又旁生趣、更相残害;如羸弱者、为诸强力之所杀害。由此因缘,...梵语 a-sat-kārya。为“因中有果”之对称。即因中不一定具有果性之义。为古代印度六派哲学中胜论学派之主张。盖胜...(一)梵名 Kumbīra。又作鸠鞭罗、金毗罗、宫毗罗。意译作蛟。即蛟龙,指有鳞之龙。[玄应音义卷五、大唐西域记卷七...(杂语)以坐禅工夫为专,而暗于教文之义理者。...六祖大师法宝坛经...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嘉兴藏流通本)...
念佛道理讲起来很多,现在说一总纲乃: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切愿,持佛名号。我们为什么要念佛?就是为了生死,...
阿弥陀佛的名号跟世间的名字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个名字是能显法性之体的。天亲菩萨在《往生论》中就谈到极乐世界三类...
多欲为苦,意思是说:众生从无始劫以来,对欲望贪求无厌,永无止境;总会遭到求不得苦的时候,就会苦恼丛生。所以说...2007年7月15日〈农历6月初二〉,适逢梦参老和尚寿诞,海内外四众弟子集聚中国五台山普寿寺举办寿诞法会,梦参老和尚...
昔日佛陀在古印度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弘法,当时,舍利弗尊者辞别世尊之后,返回位于摩竭提国的故乡那罗村,示现身染...
由于末世众生愚痴太坚固,所以修行不容易成就,更无法从中得到真正的利益与受用,所以现在修行人也好、念佛人也好,...我们时常拿自己和别人比较,看到别人强过自己,就会产生不如人的自卑心,看到自己超过别人时, 又会产生傲慢自大的...
弘一大师前来承天寺后,遂与转尘上人领数人上山。弘公在洞中左观右审,表情肃然而赞叹道:此种定境,古来大德亦属少...
火浣布袈裟
【佛光大辞典】
上篇:火院密缝印 | 下篇:火帐 |
【落在他后】 p1255 瑜伽八十四卷十八页云:落在他后者:谓与已生功能相违故。...
异辙
六体
不唧
清拙和尚禅居集
覆面
无制人
白和
旁生趣有情所受苦
因中无果
俱毗罗
暗证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要真为生死,而发菩提心念佛

即名显体方称妙,托境观心易入真

多欲为苦--警惕欲望的祸患
梦参老和尚在93岁寿诞上的法会开示

佛陀最后的教诲

为什么要福慧双修
不看轻别人,也别看轻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