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三卷。日僧观静撰。为唐朝不空所译佛母大孔雀明王经之注释书。收于大正藏第六十一册。全书分成述大意、释题目、入文解释等三门。述大意中简述经旨,释题目再分显、秘两种,以显密二教之立场解释“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八字。其次入文解释则将附于经首之“读诵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前启请法”与经之本文加以注解。注解之语凡千四百六十,解说其字音字义或有关之事项。全书对各语解释之精粗差别极其显著。所引书目极多,计百三十部,举凡经典、密部、论部、史传、中国撰述、日本撰述、外典等皆引用之。[释教诸师制作目录卷二、录内启蒙卷十五] p137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全一卷,或二卷。印度德慧法师(梵 Gunamati,求那摩底)作,南朝陈代真谛译。又称求那摩底随相论。收于大正藏第三...亦名:阿练若比丘十利 行事钞·头陀行仪篇:“十住婆沙,阿练若比丘,略说十利,尽形不应舍。一、自在来去;二、无...【三性与四谛相摄】 p0211 成唯识论八卷二十二页云:三性、四谛、相摄云何?四中一一,皆具三性。且苦谛中,无常等...本性常、不断常、相续常。本性常是说法身佛永不生灭,本性常住;不断常是说报身佛的智德永无间断的生起;相续常是说...(术语)唯识宗有谓第八识所藏之种子,非为本来固有者,如视为本有,能薰之法,所薰之识,皆有无始以来。即种子亦为...即指解行具备,可为人师,其受尊崇有如国之珍宝。景德传灯录卷五“六祖慧能章”(大五一·二三六下):“至永泰元年...又作三十三应化身。即观世音菩萨为摄化普益而示现三昧中之三十三种化身。此系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所举。其顺序为...【行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p0609 瑜伽二十六卷七页云:云何由行差别建立补特伽罗?谓行差别故;建立七种补特伽罗...欲界无学补特伽罗者,谓于欲界若生若长,已得圣法无有余结,如欲界有三,如是色无色界各有三种随相应知。...为天台宗圆教之法。即体悟惑体融通,泯绝见思、尘沙、无明等三惑之差别,而于同时伏之。 p5399...(杂语)禅院浴室安跋陀婆罗像者,据以水因证圆通之故事。楞严经五曰:跋罗婆罗,并同伴十六开士,即从座起,顶礼佛...六祖大师法宝坛经...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嘉兴藏流通本)...
善导大师在注解上品下生的条件时只有一个但发无上道心。由于发菩提心的功德很大,就把这一念发心的功德回向往生,能...一般人多半认为心中的想法并不等于行为,要确实做出不当的行为才会造成坏的结果,因此会有人说:我不做什么,想一想...
佛法不在远求,即依现前世间事,能作得条条是理,事事如法,就是佛法。古之祖师有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谓迷...
憨山大师(1546-1623),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全俶人(今属安徽)。憨山大师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他不仅在修证上...最近一项研究调查了2533名45至60岁的健康男性及女性,统计了他们的蔬果摄取量。13年之后,研究人员依照摄取量将他们...
前面讲过第一依法不依人,现在来看看第二依义不依语。 佛的经典,是语言文字来表达的,但不能执著于这个语言文字,...
过去有位沙门,请一位在家的剃头师为其剃头。剃完头,剃头师恭敬地顶礼沙门,并发愿:愿我来世心地光明、清净皎洁,...
佛陀住世时,经常开示弟子修行要福慧双修,才可有成就。如果只修福或只修慧,便偏离正道,不能福慧圆满。 曾有师兄...
孔雀经音义
【佛光大辞典】
上篇:孔雀座 | 下篇:少水鱼 |
(术语)理智相对,智所属之法曰智界。犹云智门也,界者自性之义。差别之义。称胎藏界曼荼罗为理界,金刚界曼荼罗为...
随相论
兰若比丘十利
三性与四谛相摄
三种常
新薰说
国宝
三十三身
行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欲界无学补特伽罗
圆伏
浴室安贤护菩萨像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无量寿经》开显的修行宗旨是非常精妙的
圣严法师《好念头,坏念头》

【推荐】佛法不在远求,即依现前世间事

染尘容易出尘难,不断尘劳总是闲
摄取大量蔬果,能增强记忆力

四依法之「依义不依语」

恭敬的剃头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