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deva-putra-māra。四魔之一。全称他化自在天子魔。又作天魔。即住于欲界第六天之魔王及其眷属,能妨碍人之胜善,憎嫉贤圣之法,并能作种种扰乱,不成就出世之善根。此魔乃因前世之业感此果报,故又称天子业魔。乃四魔中唯一之外魔。[大智度论卷五、卷五十六、卷六十八](参阅“他化自在天”1540、“四魔”1854) p133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真言)大日经秘密曼荼罗品所说。净治行者三业之真言也。身道真言。诃啰鹤,语道真言。意道真言。大疏十四曰:此三...塔之一种。佛住世时,中印度憍萨罗国舍卫城给孤独长者为供养佛之爪、发所立之塔,为造塔之始。[十诵律卷五十六] ...空观和有观。观无有实我实法,叫做空观,此观能破我执;观有因果及涅槃,叫做有观,此观能破空执。...(术语)谓弥陀四十八愿中,第十九,第二十方便之愿所誓要门,真门,行者之行与信也。第十九愿要门之行曰:修诸功德...(仪式)绕右旋而敬礼,即右绕三匝也。法会之行道式本此。贤愚因缘经九曰:须达遥见世尊,犹如金山。(中略)睹之心...(术语)出离有为迷界之道。与菩提道同。毗婆沙论曰:转世间道,入出世间道,但乐敬佛,得功德处,得六波罗蜜果报。...【发心坚固菩萨所摄善法有二种胜】 p1163 瑜伽三十五卷十五页云:最初发心坚固菩萨、由初发心求菩提故;所摄善法,...(故事)出三藏记十四(罗什传)曰:性率达,不砺小检。修行者颇非之。什自得于心,未尝介心。(中略)姚主尝谓什曰...【无明与福不动行为缘】 p1093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六页云:复有一类、依无有爱,造诸福行、或不动行。彼由如是无有...亦名:内衣 行宗记·释九十单提法:“涅槃僧,即内裙也。”(戒疏记卷一五·八六·一八) 戒本疏·百众学法:“...【五盖体有七种】 p0278 大毗婆沙论四十八卷十三页云:问:盖名有五,体有几耶?答:体有七种。谓贪欲盖,名体俱一...(龙藏本)...僧伽吒经...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不学佛之前,都是散乱、黑暗、狂躁的心,在里面加入佛号,就有转化的功能。一句佛号就能收摄散乱的心,让它逐步有序...
勿登山而网禽鸟, 就是不要登到山上去捕猎那些禽鸟,这禽鸟就是羽族了。那羽族虽然很多,但是它的业力是不一样的。...
人生的需求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二者必须兼顾调和,生命才会踏实。物质能让我们走上舒适的生活,但也有可能...玄奘大师幼年时就聪慧好学,而且家学渊源,少年出家后更是勤奋用功,十三岁就能登座于大众前覆讲经论。在博览各家宗...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有一位雕刻家,小时候是个很好看的人,他一天天长大了,发现自己的相貌越来越不好,变得很丑,脸部严重变形,一条一...
我们一定要爱惜五谷粮食,不能浪费,浪费粮食就是暴殄天物,是最损福报的。即便你是亿万富翁,也没有资格去浪费粮食...
原文: 不但此也,即绝无信愿,绝不修持,知有弥陀圣号,亦为不可思议善根。何以故?以由知故,遇境逢缘,便能提起...
天子魔
【佛光大辞典】
上篇:天子 | 下篇:天弓 |
(故事)扪虱新语曰:世尊在日,有比丘钝根,无多闻性。佛令诵苕帚二字,旦夕诵之,言苕则已忘帚,言帚则又忘苕。每...
三道真言
爪塔
空有二观
方便行信
围绕
出世间道
发心坚固菩萨所摄善法有二种胜
罗什别室
无明与福不动行为缘
涅槃僧
五盖体有七种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大藏经】【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推荐】一句佛号就能收摄散乱的心

勿登山而网禽鸟

精神生活比物质生活更为重要
玄奘大师

在家如何修行才最高效
治疗面貌变丑的毛病

一饮一啄来之不易,从点滴处节俭惜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