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三十五卷十五页云:最初发心坚固菩萨、由初发心求菩提故;所摄善法,比余一切所摄善法、有二种胜。一者、因胜。二者、果胜。谓诸菩萨所摄善法、皆是无上正等菩提能证因故。所证无上正等菩提、是此果故。比余一切声闻独觉所摄善法、尚为殊胜;何况比余一切有情所摄善法。是故菩萨所摄善法、比余一切所摄善法、因果俱胜。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出离制立】 p0482 瑜伽六十九卷三页云:复次略由五处,应知出离制立,为最甚深。谓无染出离故,逼恼出离故,障难...(人名)明蕅益大师,名智旭,故云旭师。...【有情业异熟不可思议】 p0560 集论五卷十一页云:如世尊说:有情业异熟不可思议。云何业异熟可思议。云何业异...【后现观】 p0879 杂集论十三卷十四页云:后现观者:谓一切修道。由见道后一切世间出世间道,皆名后现观故。...凡十二卷。印度世亲着,北魏菩提流支、勒那摩提等译。略称十地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系注释十地经(华严经十地...亦名:藏衣戒制意、藏他衣钵戒制意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藏衣戒五十八。出家达士,德类老成,随事运为...(杂语)受领纳取他人之赠与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惟愿哀纳受。慈恩传七曰:片物供养,愿垂纳受。...清净的行为,即断绝淫欲的行为。修梵行的人死后可生于梵天。...(杂名)僧之异名。释门正统四曰:唐宣和元年,诏革释氏为金仙,菩萨为大士,僧为德士。宋费衮梁溪漫志曰:宣和庚子...又作学问僧。其义有二:(一)指研究佛教之僧侣。(二)指有学问之僧侣。 p6217...乃自力、他力之并称。又作自他二力。依自身之力来造就一切智慧、能力、功德,称为自力;依佛菩萨之力量,造就智慧、...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普贤菩萨行愿赞...知耻就是有羞耻之心。孔子曾赞赏行己有耻的士大夫精神,他还说,知耻近乎勇。一个人有了羞耻之心,才能临财不贪,临...
一日,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你们应当专念以自修。什么是专念?比丘们!当行时,应如实知行;举...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者,平等大道也。平等道所以名为正道者,平等是诸法体相。以诸法平等,故发心等;发心等,故...从前,在航海寻宝风气盛行的时代,入海采宝属于十分普遍的商业行为。 当时有一位长者的儿子,想参与商队入海的活动...
念佛的现实利益是无量无边,下面只说重要的:一是念佛是最稳当最方便易行的法门。念佛可横超三界苦海,往生西方极乐...去年搬到一间新屋,与市场为邻,而且就是买鸡鸭鹅、猪牛羊之地,在夏天时节,天天闻到鱼的腥味,而肉档的刀声,也清...禅门西天第四代祖师名叫优波毱多,吒利国人。他虽然出身低微,却聪慧过人,年十七岁时,遇到三祖商那和修尊者的点化...
【知因缘所生法,皆悉无常无我。】 知道我们天地万物,都是无常法,都是因缘生因缘灭。 这一句话,会觉悟到很多:不...
发心坚固菩萨所摄善法有二种胜
【法相辞典】
【发心坚固菩萨所摄善法有二种胜】 p1163
上篇:发心能为菩提根本 | 下篇:喜无量 |
古代寺院多建于山中,而称某山某寺。近世以来,造于平地者亦常附上山之称号,山号遂成寺院之别称。如江州浔阳庐山东...
出离制立
旭师
有情业异熟不可思议
后现观
十地经论
藏他衣物戒制意
纳受
梵行
德士
学僧
自力他力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五刑不如一耻

善护六根,恒持正念

大慈悲心是佛道的正因
航行的密诀

念佛之现实利益
慈悲心与恶风水
优波毱多尊者与魔王波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