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寺院多建于山中,而称某山某寺。近世以来,造于平地者亦常附上山之称号,山号遂成寺院之别称。如江州浔阳庐山东林寺、摄山栖霞寺、会稽山妙善寺、天台山国清寺、清凉山大华严寺、当阳山度门寺等,概皆以造于某山,即取其所在之山名冠于寺名之上。我国近代律宗名刹宝华山隆昌寺更以山号著称,以致鲜有知其寺号者,台湾佛光山亦是一例。此外,如日本比睿山延历寺,亦单称山而不称寺,此系与三井寺之称寺相对。 p95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喜觉支】 p1164 法蕴足论七卷十六页云:云何喜觉支?谓世尊说;大名当知;若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诸佛。谓此世...六相之一。谓万法诸缘和合而成一缘起之法,虽多义而互不相违;如柱、椽、梁、瓦等之和合而成屋舍,系合力而不相违背...【诸行不住】 p1347 大毗婆沙论三十九卷七页云:问:契经所说,复云何通?如说:苾刍,诸行不住。答:不久住故,说...指吾人本具自性清净心之真性。盖吾人之心性原本清净,远离烦恼,无有染污,故经典中多称为自性清净心、本性清净心或...(经名)一卷,失译,即普超三昧经奉钵品之别译也。二百天子欲退大心,佛化作一人持百味饭食使献佛,佛即置钵于地下...(人名)舍卫国有长者,生一女,顶上自然有一宝珠,因字云宝珠。有来乞者,即取而施与,施已复生。年长诣佛所出家,...(术语)七灭诤也。南山戒疏一上曰:以七毗尼,用殄四诤。...【我痴】 p0647 成唯识论四卷十八页云:我痴者:谓即无明。愚于我相,迷无我理;故名我痴。...【四无所畏】 p0445 瑜伽五十卷十页云:如来所有四无畏文,如契经说,应知其相。谓诸如来,于其四处,在大众中,而...(流派)外道十六宗之一。义林章一曰:害为正法宗,谓诤竞劫起。诸婆罗门,为欲食肉,妄起此计。若为祀祠,咒术为先...(一)构成器世界之风、水、金等三种轮围。(一)风轮(梵 vāyu-mandala),又作风界。器世界成立之初,由有情之共业力...准提咒持诵仪轨...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
《梵网经菩萨戒》云: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吃肉的人,断了大慈悲种子,就成不了佛。念佛...果卿居士曾经提到过,要戒除邪淫有时候仰仗自力还是不够的。就需要他力或法力。所以果卿居士就提议每天读三遍楞严经...
整个一心三观有三个重点:第一个,内观,就是安住清净心。从今天开始,不管发生什么事,莫向外求! 你向外求,你就...
无伴过患,就是在生死关头无依无靠的痛苦。 如云:若能了知如是过,愿取三福灯光明,独自当趣虽日月,难破无边黑暗...
东林寺每逢法会繁忙时,会有许多开车的师傅在寺门外候着,接送来往的信众朝礼大佛、往返火车站。前些日子,从祖庭回...
念一尊佛就等于念十方三世一切佛,何以故呢?一切诸佛所证得的法身是一个法身。所以当我们念一佛的时候,就等于念到...佛教的原貌是清净光明的,是反求诸己的,是绝对平等无私的。然而,由于欠缺教育的缘故,使社会大众无法认识其本来面...有一位高僧行脚于各个寺院、去礼拜参访。有一回,他来到瓦观寺挂单,在寺中礼拜《法华经》;同时,也在那儿研究法华...
山号
【佛光大辞典】
上篇:山庵杂录 | 下篇:山僧 |
【婆檀陀】 大论:秦言大德。毗奈耶律云:佛言:从今日后,小下苾蒭,于长宿处,应唤大德。...
喜觉支
同相
诸行不住
心真
放钵经
宝珠比丘尼
七毗尼
我痴
四无所畏
害为正法宗
三轮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念佛行人应当吃长素
戒邪淫方法

不管发生什么事,莫向外求

生死关头苦无伴,唯修三福能安度

要做老实人,勿学口头三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