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内苦和外苦。内苦有二种,即一切疾病为身苦,忧愁嫉恨为心苦;外苦也有二种,即盗贼虎狼之害,和风雨寒暑之灾。...谓于虚诳语。不深厌患。不远不离。安住成就。如是名为有虚诳语者。...(物名)机台等之足造为花形者。于佛前安经等。...据善见毗婆沙律卷六载,有七种受胎,即:(一)相触受胎,指女子月水生时,喜乐男子,若男子以身触其身分,即生贪着而...(名数)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善根。二善为定善散善,三福为世福,戒福,行福。...(术语)谓本有与修生也。本有者,谓凡夫圣者,本来法尔,皆具足无缺,真如法性之德也,修生者。谓由观行之力开发其...(名数)一卧安,二觉安,三无恶梦,四天护,五人爱,六毒不侵,七兵不侵,八水不侵,九火不侵,十盗贼不侵,十一得...(?~426)晋代僧。冀州人。生年、姓名均不详。又作杯度。常乘木杯渡水,故世人以杯渡和尚、杯渡禅师呼之。不修细...胜三世,梵名 Treloka-vijaya,音译怛隶路迦毗惹耶。又作降三世明王、三世胜明王、圣三世明王、胜三世金刚,或称金...劫贝,梵语 karpāsa,巴利语 kappāsa。又作劫波育树、劫波娑树、劫贝娑树、古贝树、迦波罗树。意译作时分树。学名...(杂名)喜见城外角有善法堂,诸天集此商量四天下之善恶。...(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能令众生得无量果、无量...无论人得意时还是失意时,只有选择善待他人,才能获取别人对自己的善待。 我与某公司董事长做了多年邻居。当他的公...从前在干陀卫国有一位国王,曾有一位聪明的看相师傅为国王看相,认为他七日后必死无疑。 过后,国王出外游猎,见一...
不能专,要他专;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 我们希望这一念心不贪求世间五欲的境界,专心来忆念这个佛...
学佛从来都看不见自己的过失,怎么去改过呢?不改过怎么进步呢?既然无过可改、无步可进,又怎么会不退步呢?所以常...
人是带业来的,来这娑婆世界,受轮回生死烦恼苦、受五蕴之苦,眼睛贪看好的,耳朵贪好音声,舌嗜美味,成天只知道要...
第十,何不往生兜率疑 【注文】 又问:兜率内院近在此界,又有补处菩萨于中说法,亦可上升亲近大士,何须近越此方,...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有云: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夜叉、罗刹,欲来恼人,闻其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恶...每次回老家,母亲一定要摘下耳环,穿上洗得发白的休闲装,连鞋子和背包也要换成最普通的。我忍不住笑她:人家都是衣...
婆檀陀
【翻译名义集】
【婆檀陀】大论:秦言大德。毗奈耶律云:佛言:从今日后,小下苾蒭,于长宿处,应唤大德。
上篇:头陀 | 下篇:体毗履 |
【三种无倒记别】 p0204 瑜伽九十四卷一页云:于一切触缘受有中,若诸沙门,或婆罗门,宣说无因恶因论者,如前请问...
二苦
有虚诳语者
华足
七种受胎
二善三福
本有修生
慈心十一种果报
杯渡
胜三世明王
劫贝树
帝释善法堂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佛说施灯功德经
获取他人对自己的善待
修塔延寿

修行人有藕断丝连的个性是没办法修行的

早晚功课不是念给佛菩萨听的

父母子女乃是相互的债主

何不往生兜率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