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受领纳取他人之赠与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惟愿哀纳受。”慈恩传七曰:“片物供养,愿垂纳受。”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cīvara。又作至缚罗。意译作衣。为佛制比丘三衣(僧伽梨、郁多罗僧、安陀会)之总称。一般以袈裟(梵 kasāy...亦名:遥掷口中戒开缘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不犯者,有病,若被系缚掷口中而食者。”(含注戒本卷下·九·一六)...(术语)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一卷,唐伽梵达磨译。是通常之千手经也。千眼千臂观世音菩...唐代四分律宗三家之一。又称东塔部宗、东塔律宗。唐代怀素(634~707)为初祖,以其居长安崇福寺东塔,故有此称。怀...【声闻乘种性】 唯识所立的众生之五种种性之一,又作声闻定性、定性声闻,乃具有可证阿罗汉果之无漏种子者。参阅‘...真言宗用以解释梵字真言等诸字门之意义的十六种方法。即:(一)遮情,遮凡夫之迷情,觉法性之无相,不住一法,不着一...(1605~1686)明末清初曹洞宗僧。江苏姑苏人,俗姓濮。八岁见同学服丧衣缟素,即存出离生死之念。三十三岁参谒雪峤...亦名:二种五德 子题:自恣五德、举罪五德、自恣不自恣、自恣二五德各具二种五德、二五德自恣不得求余人 行事钞·自...生、灭、去、来、一、异、断、常,是三论宗所说的八迷,如果破除了这八迷,即能证得中道。...(杂语)或于坐禅之中间,出僧堂而少休息,或新挂搭之人归寮安息,皆云抽解。谓抽解袈裟也。又谓行大小便也。或称抽...一初禅 二二禅 三三禅 四四禅 今次诸戒品而辨四禅者。上所明戒相。虽复粗细有殊。终是同防欲界身口外恶。既未除...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有的人认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一切要靠自己努力打拼;有的人则以为:凡事皆命运,半点不由人。这两种看法截然相...罗阅祗国有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儿子长大后问母亲:我父亲在生之前是信奉什么宗教?母亲答:他信奉婆罗门神教。他是...
那些在修行路上曾有过的障碍,其实没什么大不了,我发现其实凡事忍耐、心中有佛就能挺过去。 打佛七要能忍,克制想...很久以前的一个夏季,佛陀在舍卫国与出家弟子们依例安居办道,有一天佛陀举止安详的走向法座,此时弟子们无不以恭敬...
五种要下无间地狱的罪行: 第一种,就是不孝父母。 如果有众生不孝顺父母,就是日常生活不了解父母对自己的恩德,不...
每一个人各自的因缘不同,有福报跟没福报相差很大的,不是他脑子不好使,也不是他生不逢时,我告诉你,这就是福报。...
问: 末学一天念一万声佛号,但感觉念后比较累。我已经是小声念佛了,也很轻,但几个小时念下来,感觉很伤气。 我想...周一,孩子赖着不愿意上幼儿园,萧萧好不容易才哄着送去,弄得自己心里也酸酸的;路上又赶上堵车,弄得萧萧的心理越...
纳受
【佛学大辞典】
上篇:纳戒 | 下篇:纳骨 |
随染本觉二相之一。为“智净相”之对称。指还于清净本觉业用之相。即依智净相(始觉究竟与本觉一致)而无量功德之相...
支伐罗
揣饭掷口中戒开缘
经轨
东塔宗
声闻乘种性
十六玄门
弘继
自恣五德举罪五德
生灭去来一异断常
抽解
四禅
【大藏经】【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为了自己的好运,请注意自己的言行
用恒河水洗澡

今生忍耐,报尽即生西方
猴王救母

【推荐】五种要下无间地狱的罪行

为什么有的人就是赚不到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