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第六意识之十名。据宗镜录卷五十所举,即:六识、意识、攀缘识、巡旧识、波浪识、分别事识、人我识、四住识、烦恼障识、分段死识。 p131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小乘经的总名,华译为法归,是万法归趣于此而无漏的意思。又译作无比法,即无可相比之法。共分为四部,即增一阿含、...亦名:阿兰若、远离处、空静处 子题:肘量、一肘、僧寺在城外、尼寺在城内 行事钞·头陀行仪篇:“阿兰若处者,智论...行事钞·尼众别行篇:“僧祇云,应学十八法:一、在大尼下,沙弥尼上坐。二、式叉不净食,大尼净;大尼不净食,彼亦...遮止门者,谓若处显示依止此事遮止此事,如斤柯喻经中,依止漏尽遮止四种补特伽罗,一处正法外,二处正法中,但得闻...(一)梵语 aniketa。住,所住之意,意为住着之所。指无固定之实体;或指心不执著于一定之对象,不失其自由无碍之作用...指于人逝世后,朝廷依其生前德行而追赠称号。追赠之号又称敕谥号。僧号之敕,始于北魏明元帝(409~423 在位)追赠...梵语 bodhisattva-yāna。三乘之一,五乘之一。又称佛乘。乘,运载之意。以悲智六度法门为乘,运载众生,总越三界三...焰口,系根据《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而举行的一种佛事仪式。经中说:佛在迦毗罗城尼具律那僧伽蓝,为诸比丘并诸菩...(杂语)薄拘罗经曰:薄拘罗作是说:诸贤!我结跏趺坐,于八十年未曾倚壁倚树。...【无表色是实有证】 p1084 俱舍论十三卷六页云:又诸无表、无色相故;毗婆沙说:此亦实有。云何知然?颂曰:说三无...唐代僧。俗姓杜,名叉。生卒年不详幼入道教,修其经法。后被推为洛都大弘道观主,号杜叉炼师。以其善通三玄、七略,...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楞严咒注音版...在佛陀时代,有一位妇人,她只生了一个儿子,因此,她对这唯一的孩子百般呵护,特别关爱。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
佛法把生命的功德分两种:一种是福德,它可以产生暂时的安乐;第二个是你的正确的思想,它产生永久的解脱。所以说,...
昨天有一位出家人问我在忙什么。我说这段时间,上午忙的给同学上小课座谈;中午该接待接待,主要是学生的这块儿;下...有位女居士因为吸-毒被关,出狱后来向我学禅,她边哭边向佛发誓说,如在吸-毒就不是人。 结果她后来就把禅堂当成菸...
处众能伏说,远离二杂染,无护无忘失,摄御众归礼。 这讲到佛陀调御众生的方法。 那么佛陀是怎么样来统理大众呢?统...问: 家里人不信佛,弟子因此很困惑,我该怎样做才能引导他们都能走入佛门呢? 宏海法师答: 因为每个人宿世的因缘...
古往今来,有众多高僧大德致力于放生事业,昔智者大师买临海四百多里海滩,作放生池;唐肃宗命天下各州建立放生池,...有许多人跟我谈到,他们旅行到贫穷国家时,经常看见满街的乞丐和游童,虽然心中悲悯,却又为了自己的爱莫能助而备感...
六识十名
【佛光大辞典】
上篇:六识 | 下篇:六难 |
(杂语)阿罗汉虽断染污无智而证涅槃之真理,然不断不染污无智,故不得通世间之事相,至为愚蒙,其例如不知赤盐也。...
阿含
兰若
式叉摩那应学十八法
遮止门
无住
敕谥
菩萨乘
焰口
薄拘罗不偃卧
无表色是实有证
玄嶷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楞严咒注音版
求不死之火

福德是安乐之本,智慧是解脱之门

能在动中修,这更是功夫
圣严法师:忏悔要忏在心里

佛陀是如何来统理大众的
如何引导家人都能走入佛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