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王经卷上说五蕴空、十二入空、十八界空、六大法空、四谛空、十二因缘空,天台智顗注疏时引大智度论,称之为六空。(一)果报空,即五蕴空。(二)受用空,即十二入空。(三)性别空,即十八界空。(四)遍到空,即六大法空。(五)境空,即四谛空。(六)义空,即十二因缘空。[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三] p127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佛名)此为胎藏界中台八叶院之中尊,于大自在天广大金刚法界宫,显本有理德之理法身也。是亦菩萨形,首戴发髻,身...【钵剌婆剌拏】 音义指归云:译为随意。寄归传云:凡夏罢岁终之时,此日应名随意,即是随他于三事之中,任意举...为观无量寿经二会之一。佛初临王宫,为韦提希夫人讲说本经一部,是为王宫会。后还至耆阇崛山,复为阿难等大众宣说,...(术语)旧译之根,新译云情,有眼等之六名为六情,无有第七情,因此喻无法为第七情,第十三入,第十九界等。维摩经...云何建立?略有七种,谓病行差别故、出离差别故、任持差别故、方便差别故、果差别故、界差别故、修行差别故。病行差...(譬喻)无常之可畏,譬如狼也。智度论十五曰:菩萨虽上妙五欲,不生贪着,以有无常等观故。譬如王有一大臣,覆藏自...【何故求闻正法】 p0706 瑜伽三十八卷十五页云:菩萨何故求闻正法?谓诸菩萨求内明时;为正修行法随法行;为广...(术语)大乘加行位之菩萨也。日本谓世亲为加行大士。...(术语)顿教与渐教也。以判诸大乘教。又曰渐顿。...行事钞·随戒释相篇:“谓非服用,帽袜之属。”(事钞记卷二○·六·一四)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问:‘羯磨文中...(杂语)小乘俱舍立八十八,大乘唯识立百十二。八十八者于一切烦恼中贪、瞋、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龙藏本)...1.过错是暂时的遗憾,而错过则是永远的遗憾!不要害怕过错而错过 2.宁可自己去原谅别人,莫让别人来原谅你。 3.世界...
一位国王,为了抵御邻国侵扰,而训练一批精锐的良马,邻国自知不敌良马而退散。 国王便想:当初饲养良马,是为了退...在佛陀时代的印度王舍城地方,有一位商人的儿子,因为父亲出海经商,遇难死于海上,他们家里,仅靠他的母亲做苦工并...问: 请开示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的含义。 大安法师答: 这是天衣义怀禅师所说。义怀禅师于宗门开悟后,常修净土...
社会上还有一种说法: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这种说法听起来好象有一些道理,好象恶人没人敢欺,善人到处受气。 ...
示施圣藏居士 我佛教化众生。虽法门无量。要而言之。先进三皈。次受五戒。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慧能断...每一部经、每一部论,都告诉你修行的方法,像我们念《金刚经》的人,有没有想一想《金刚经》说什么?你怎么样依《金...
所以我们要成道,就须去除这世智辨聪,时时心空如洗,内不随念转,外不为境牵,精勤锻炼,损之又损,方能成就。 六...
六空
【佛光大辞典】
上篇:六知事 | 下篇:六门教授习定论 |
(术语)又曰施无畏者,施无畏萨埵等。观音菩萨之异名。彼菩萨为众生之依怙而使不畏怖者,即是施以无畏也,故名。法...
胎藏界大日如来
钵剌婆剌拏
王宫会
第七情
七种建立
无常狼
何故求闻正法
加行大士
顿渐
非衣
见惑品数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专治想不开的21句话

心常耽五欲,迷荒不能觉
贫生童子的供佛斋僧果报
「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的含义

【推荐】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往生之要关,念佛之妙诀,就在此字
梦参老和尚:相信众生都可度
